第1691章 默不作声(2 / 2)
然后,这种造过反的农民,也变得更危险了。如果给他们参加过两次以上造反的经历,却没有受到太严重的惩罚的话,估计他们会觉得——原来造反也就那样……然后,他们可能会参加第三次造反,甚至第四次……</p>
所以,马林思来想去,觉得这次自己必须下狠手。不然,以后这帮人就没法管了……</p>
……</p>
思考再三后,马林终于下定了决心,做出了极为严厉的惩罚决定——所有参加贝勒斯叛乱的死硬分子523人,即使都已经被杀,但家人也全部处死!当然,未成年小姑娘和5岁以下未记事的小男孩可以免死,但他们会被送离新泽西殖民地,被送到别的地区去,以重新开始人生。当然,他们也没未来,也禁止读书和参军。之所以留下他们,只是因为人口需要……</p>
至于剩下的七千多人,虽然不是罪大恶极。可是,他们参加叛乱,若是不付出代价的话,以后他们还会继续参加下一次叛乱的。</p>
所以,马林也给出了严厉的处罚——全部劳改十年!</p>
也就是说,这幸存的7000壮丁,因为第二次参加叛乱,不能就设么赦免了。以后,他们将会被编入劳改营,不能像别的移民那样和家人住在一起,而是在劳改营里,在士兵的监督下,参加集体劳动。</p>
至于他们的家人,倒是不会受到惩罚。但是,每年只有几次探监的机会。</p>
而这7000壮丁组成的劳改营,马林打算让他们专门伐木和修路造桥,为殖民地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服务。</p>
北美到处都是森林,开发难度很大。而大部分移民最多一开始的时候伐木,等到清理出足够开垦的土地后,主要去忙种地了,哪有时间再去伐木?只有农闲时,才能再组织起来伐木。</p>
而这7000劳改营的犯人不同,他们失去了自由,而殖民地的粮食也足够吃。所以,干脆让他们一年四季不停地砍伐树木,然后,修路造桥,方便殖民地的开发。</p>
修路造桥不用讲,是方便殖民地百姓出行的,也方便殖民地官方对各地的掌控。</p>
而伐木,主要是为了挤压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间。在北美,印第安人之所以难缠,是因为他们有茂密的原始森林作为掩护。但若是森林被砍光了,这帮印第安人就无处遁形了,再也不是殖民军的对手。没有了森林藏身,殖民军可以轻易地碾压他们。</p>
森林后退,就意味着印第安土著的后退。否则,在没有森林掩护的平原上,随便一个骑兵队,都能轻易歼灭印第安部族战士。</p>
只要这7000人规模的劳改营,在殖民地农场和北美森林之间砍伐出极为宽广的平原隔离带,那么,殖民地农场就会安全很多。因为,印第安人是没胆子走出森林在平原上和殖民军对决的……</p>
这是对那些跟随造反的农民的惩罚……</p>
……</p>
而对那523个主动跟着造反的死硬分子,马林可就要残酷多了。</p>
为了震慑殖民地那些战俘农民,马林强制下令——在特拉华河边公开处决全部523名死硬分子的家人!而且,所有殖民点都必须派出所有壮丁前往特拉华河边观刑!</p>
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战俘出身的壮丁们明白——造反后果严重,会死全家!</p>
</p>
事实上,公开处决犯人,向来都是维护治安的重要手段。后世,欧美国家脑残地私下处理罪犯,才失去了死刑的本意。死刑本来就是为了震慑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的,结果你倒好,不公开处决,压根就失去了死刑的意义……</p>
特别是一些二百五的小年轻,没亲眼看到作恶的严重后果,心里就没有敬畏。感受不到残酷,他们以后会犯事的。</p>
但看到过几次公开处决犯人的年轻人,一般都会冷静下来。因为,他们直观地感受过了犯罪的可怕下场……</p>
同样地,马林这次不惜公开处死523户的老弱妇孺,就是为了震慑那些有过造反前科的壮丁。他要用那523户妇孺临死前的惨嚎,狠狠地吓唬他们,免得以后他们还敢乱来……</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