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新滩事件(2 / 2)

加入书签

陈华东看到吴超知道的并不多,便转身坐了下来,从身上掏出香烟,给包飞扬发了一根:“那场灾害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太久。吴秘书不知道也应该正常,我恰好知道一点,大概也能猜到刚刚联合化工集团的于部长为什么那样说。”

“哦?”包飞扬一脸征询地望着陈华东。

“我的想法跟包主任刚刚提到的差不多,于部长既然去过新滩,刚才又跟我们说什么忘了过去,背叛先烈什么的,会不会和新滩819事件当中牺牲的人员有关?”陈华东点燃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那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还在市里读小学。我爷爷是老红军,经常跟我提到新滩的事情。”

包飞扬点了点头,他的家庭出身让他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拥有比常人更多的了解。当然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也就是比常人多,却不敢说真的了解那个时候的真实情况。听到陈华东讲述当年的情况,他也不由感到一股浓浓的历史沧桑感。

陈华东继续说道:“当时新滩精神提的很多,有种说法叫东北有北大荒,咱们江北有新滩。而且新滩是在大海中硬生生堆一块土地出来,是真真切切的移山填海。与天斗与地斗,我记得当时还有一首歌。”

“尤其是当新滩种的地收获以后,收获的稻米还曾经直接送到了京城,本来填海的土地咸性大,不适合种庄稼。通常要三五年时间,通过养鱼、种植耐咸的咸草。将咸性吸收以后,才能够种水稻。不过当时据说是采用了引淡水冲咸,还有浅插避咸的做法,当年就插上了秧,而且亩产达到九百多斤。将近一千斤。这个成绩随着收获的稻米送到京城以后,新滩很快就被竖为典型,有人将新滩与北大荒相比,还有人将新滩比作当年红军开垦南泥湾。”

陈华东说的很简单,当年很多事情都是禁忌,一不小心就可能触及敏感的问题。包飞扬等人也都沉默地认真听着,没有轻易发表任何看法。

陈华东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新滩最初是军队农场,一九六八年的时候,上面指示高校毕业生到农场锻炼,一九六八年下半年到一九六九年上半年,陆陆续续有来自海州、徐城、凤湖,甚至沪城的大学毕业生来到新滩,最多的时候有将近五百名毕业生。”

“一九六九年是我国台风最多的一年,前后十几个台风轮番来袭,当时新滩已经初步构建起防台风的海堤,前几次台风来袭也没有给新滩造成太大的损失。不过当年八二一台风是紧跟着前一次台风而来,台风的烈度也远比预想中的更大,结果就造成了溃堤,负责守堤的军队和大学生牺牲一百多人,整个海州地区因台风造成死亡也不过近两百人,新滩占了大多数。”

陈华东表情凝重帝摇了摇头,在和平年代,一下子死这么多人,确实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只是公开的数据,实际死亡人数也许会更多。

“我记得当时有一些慰问和表彰活动,但是对牺牲人数和损失提到的很少,我也是后来听我爷爷说的。以后也没有听说过对新滩八二一事件有什么纪念活动,直到我参加工作以后,才了解到一些情况,据说当年有人认为新滩八二一事件之所以死那么多人,与当时有关领导对灾害估计不足,忽视了强台风、暴风雨和大海潮长时间袭击的后果,不适当地提出了人在大堤在的口号,不但没有使灾害减少到最少限度,反而因为没有及时进行财产人员的转移,使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

陈华东说道:“虽然当时并没有因此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但是对有关人员的嘉奖、对牺牲人员的追认等工作似乎也因此停顿下来,至少从后来的文件当中,并没有看到对八二一牺牲人员的公开追认,甚至有人因此而不断上访。”

陈华东非常简明扼要地将他知道的情况娓娓道来,有些话他并没有明说,不过对于对那个时代的情况多少都有些了解的包飞扬等人来说,他们大概也能够想到其中的曲折。

那个年代斗争比较激烈,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有争议和斗争是很正常的事情。而那些死难者的家属,同样成份各异,种种原因纠缠在一起,就造成了对八二一事件当中牺牲人员的烈士追认工作出现变故。

于莉琼应该就是知道这件事,所以才会说出他们淡忘历史、背叛传统的话,只是内情的复杂,远非淡忘和背叛能够解释。

当年的事情,其中的是是非非也不是包飞扬等人能够轻言,于海兰想了想说道:“我就是感觉很奇怪,联合化工集团的于部长为什么对这件事特别在意呢?要知道,她可是台湖人啊!”

“于部长应该三十岁左右,差不多就是一九六九年前后出生的。”包飞扬沉吟了一下,说出自己一个猜测。于莉琼的态度确实有些奇怪,以她台湖人的身份和立场来说,没有理由特地关注这样一件事,更没有理由公开展现她的态度,除非她和这件事情有关。

包飞扬并没有将话说透,但是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于海兰点了点头说道:“我再想办法跟孟助理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了解到更具体的情况。”

“嗯,向导那边你也问一下。”包飞扬说道。

于海兰连忙点了点头:“好的,我马上就去问。”

包飞扬又对陈华东说道:“陈区长,这件事可能还要麻烦你,我想详细了解一下新滩当年的事情,海州应该还有对这件事比较了解的人吧?”

“嗯,当年的亲历者,军人和学生大多来自四面八方,但也有人在海州定居下来,海州棋院的副院长戴晋荣就是当年的幸存者之一,他曾经做过海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他应该知道不少情况。”陈华东想了想,说道。

包飞扬点了点头,将戴晋荣的名字记了下来,戴晋荣如果确实是当年那批大学毕业生,今年应该五十二三岁的样子,他既然做过海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应该已经做到正处级,按理说不至于这么早就退居二线,其中想来又有什么故事。(未完待续。。)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