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辽东(六)(2 / 2)
“敢问和议之事进展如何?”
袁崇焕嘿然道:“我存了议和待战的心,那皇太极一世英才,自然也不是傻子。他与我虚与委蛇,只不过也是存的麻痹缓和的心,哪有什么诚意!现在谈来谈去,连他们自称国号与大明国号同列的事尚未谈妥,哪有什么进展!”
张伟笑道:“此事着不得急,需徐图之。”
袁崇焕反问张伟道:“听说朝廷刚往台湾派了知县,又将孙元化派了过去,志华,你一向是生杀予夺惯了,没有受过节制,朝廷现在派员节制于你,也是防闲保全之意,你万万不可心生不满才是。”
“那自然是不会。弟只是喜欢行伍和商贾之事,这治理民政原本就非弟之所长,朝廷派干员前来帮我治台,抚理万民,这却是帮我卸了担子,当真是让弟轻快的很,若非如此,弟哪有闲心来这辽东闲逛?”
说罢“哈哈”干笑几声,掩饰过去,袁崇焕不疑有它,兴致勃勃的又问了孙元化去台之后的情形,听得孙元化一至台北便去了炮厂理事,便叹道:“当日击败努儿哈赤,元化所铸的红衣大炮居功至伟,只是朝中阉人为祸,竟然将他冠带闲住,我也曾上疏为他辩冤,却不料连我也被撵出辽东。”
说到此处,向天拱手道:“还好今上圣明,去年一继大位便又起用我回这宁绵,又赐我尚方剑,不设巡抚,我得以事权专一,不受掣肘,崇焕身受天恩厚爱,一定要戮力杀敌,以报吾皇大恩于万一。”
张伟见他这般慷慨激昂,忠心耿耿,虽明白此人后来境遇之惨,却是只字不能相劝,喉咙梗的难受之极,竟突发奇想,向袁崇焕道:“督师大人,近来那皇太极可有书信过来?若是有,弟愿为回复书使,前去探看那鞑子的虚实。”
袁崇焕沉吟道:“历来两边通信都有使者,以备解释书信内容,志华要去,原本到没有什么干碍,只是万一那虏酋翻脸,志华的安危我不能保,还是罢了吧?”
“无妨,那皇太极比之其父开明守诺的多,我身为你的使者,即便是言语间有什么不对,他也不会为难于我。我对此人甚是好奇,此番是一个机会,请督师大人成全。”
“也罢,十几日前那皇太极便有书信过来,我因那信的题头上将甚么大金国与大明同列,原信并未拆开,你只需将此信送回,言道此信与体制不合,若是诚心议和,便得将大金国字样去除。只要弟言语小心,料来没有什么大碍,待讨了他的回复,便立刻回来,多待无益。”
张伟大喜过望,他来辽东原本打算冒充皮货商人,进后真领地探看,却不料因捐助袁崇焕黄金大炮而被袁赏识,此番令他做使者赴沈阳,可比冒充皮货商人安全的多了。皇太极此人雄才大略,有识人容人之明,明朝将军不论是打死多少女真人,只要一朝投降立刻见用,而且用而不疑,就这一点来说,可比崇祯皇帝高明的多,张伟身为袁崇焕的使者,皇太极决计不会为难,而张伟又能亲眼面见这位传说中的雄主,到也是幸事一桩。
张伟虽是表面上学辽东之人将女真满人称为鞑子、蛮子、骚奴之类,内心里却是对如皇太极、多尔衮之类的满人雄杰佩服的很,自努尔哈赤以降,满人中英杰辈出,从关外一地直至统一中国,乃皇太级奠基,多尔衮耕耘,顺治不过是收获罢了,有这几位盖世英杰,也当真是满人的运气。只是以全中国的汉人来说,以数百年后中国备受欺凌的惨况来说,这个愚昧落后民族统治中国这样的大国家,大民族,也当真是汉人衰到极点了。
当下起身谢过了袁崇焕,取了皇太极的书信,又细问了袁崇焕此去需注意的细务,眼看已是三更过后,张伟便向袁崇焕一揖,携着书信自回客栈去也。
此时那客栈老板却也知道张伟来着不小,适才张瑞带着督师府的亲兵前来取金,那老板初时以为是乱兵来了,吓的当场尿了裤子,后来见张瑞将搬在房中的赤足金条取了出来,装在袋中送向督师府中,那老板这才知道原来住店的原来是朝廷的官儿,现下见了张伟笑嘻嘻返来,那老板不知道张伟中了什么彩头,只是见他兴致颇高,便张罗了伙计烧开水泡茶,又请张伟入房泡脚歇息,张伟却道:“不急,将热水端来,我便在这大堂里泡脚。”
说罢端起茶杯,看着左良玉等人不语,待那铜盆端来,张伟将双脚放入热水之中,只觉一阵酸麻舒适,张伟长伸一个懒腰,向左良玉等人招手道:“你们过来。”
张伟适才因见左良玉等人神情萎顿,想来是被关了两天水米未进,又是得脱大难,解了束缚,反道是撑不住了,便令那店老板速速下了汤面送给左良玉等人,现下见他们吐噜吐噜吃完,便招手将几人叫将过来,说道:“我虽救了你们,又蒙督师恩准带你们回台效力,只是我这人不爱勉强别人,你们可有不愿意随我去的?”
他脸上虽是笑容可掬,说话又是温馨可人,只是现下左良玉等人蒙他所救,又在这辽东立身不得,不随他去,难不成去讨饭么?
当下左良玉打头,带着身后四人一共跪下,抱拳说道:“属下等蒙大帅打救性命,恩同再造,又蒙大帅不弃见用,哪有不竭心效力,以死相报的道理?从此以后,便当跟随大帅,不敢言去。”
张伟闻言很是开心,便笑道:“很好,各位都是好汉子,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那么,你们先听张瑞的节制,先随我去沈阳,待到了台湾,我再做安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