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二章 高昌国王(2 / 2)
“大唐的君主不是一个傻瓜,断是不会派侯君集这样的大将来试探咱们这高昌小国,”屈义夫看了麴文泰一眼,道:“所以,臣下相信侯君集所言,他应是已经反出了大唐。而且,以侯君集的能力,三年的时间,他确是可为陛下练出一支精兵来,得侯君集,大王的宏愿,有望矣。”
“呃,呵呵,”麴文泰轻笑了笑,赞赏地看了屈义夫一眼,轻喝了一口茶水,开声言道:“英雄所见略同,对这侯君集的才能,本王也是爱惜的紧,不过到底要不要收留侯君集,还要看大唐那边的消息是否准确。”
“陛下所虑甚是,”屈义夫轻向麴文泰拱着手附和了一句。
“今年大唐定是犯了天威,先是大旱,后又是大涝,现在又有一绝世之将判逃至我高昌国,丞相你说,这是不是预视着我高昌国的气运已到,苍天也特来相助?”麴文泰的脸上有些狂热,高昌的环境一向恶劣,地域又极为贫瘠,对于大唐的那片肥沃之地,他可是眼红得很。
“天佑高昌,天佑陛下,不过,”屈义夫见他们家大王有些忘形,便在一边儿小声地劝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唐虽有天惩,却还远远不是我高昌所能敌,大王行事,还须三思而定。”
“而且,大王莫要忘了那‘柳氏水车’,”看了麴文泰一眼,屈义夫轻声说道:“‘柳氏水车’虽然也解决我高昌的常旱之态,不过大唐受益却是更多。还有那‘柳氏耕犁’,‘柳氏肥坊’,这些东西无一不是强国富国的无上宝贝,大唐有柳一条这样的大才之人存在,陛下还是小心些好。”
“嗯,丞相所言极是,是本王有些自大了,”麴文泰轻点了点头,以大唐的广疆沃域,再加上柳一条所造出的那些有利农具,更是犹如一只添了双翅的猛虎,除非他们年年都能遇上今年这般的天灾,否则他们就是不想强大起来,也难。
自从从大唐偷偷地引进了一批‘柳氏耕犁’和‘柳氏水车’后,高昌国今年一季的收成,比竟往年提高了近五成,对这些农具的巨大作用,他们自也是清楚得很。所以,对于能够造出这些东西的柳一条,他们也是既欢喜,又惧怕,大唐有这样的人物,实不是他们高昌之福。
不过既始如此,对柳一条这个只是木匠的平民,他们也并没有多少的敌意,毕竟,柳一条造出的这些农具,受益的不仅仅是大唐一国而已。就像是那些郎中一样,不仅可以救人,也可以救已。
“皇上,乾儿就要回来了吗?”长孙皇后亲自给李世民端递了一碗冰镇酸梅汤,然后轻坐在李世民的旁边,温声地向李世民问道。
近半月没见李承乾,长孙皇后心里边儿早已是牵挂不已。
“呵呵,皇后有些心急了,援助的钦差朕刚派出去,太子要回来,怕还要再等上几日方可。”轻喝了一口酸梅汤,李世民轻笑着向长孙皇后说道:“太子此去,虽然遭遇了一些意外,不过比起此行的收获来,却也是不值一提。”
把汤碗放到桌上,李世民看了长孙皇后一眼,轻声说道:“观太子这半月来在豫中的举动,沉稳有条,行事有度,颇有大将之风,比起以前,太子他,确实是已经长大了。”
儿子长了本事,李世民这个当爹的,心里边儿自也是欢快了许多,毕竟,在此以前,为了太子的事情,他这个明君可是没少操心。
“乾儿从小就聪明异常,以前行事莽撞,也只是缺乏磨练,皇上应多给他些机会才是。”长孙皇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端起桌上的酸梅汤,也轻轻地喝了一口。
“皇后的心思,朕都明白,”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轻笑了笑,道:“此次的豫中水灾,除了那些不幸被淹之人,再没有人为了疫病而亡,太子此行,可谓是功不可没,等太子回来,朕自是会对他进行封赏。”
“嗯,还有那柳一条,献方有功,朕也不会亏待于他,他既是不想为官,那朕就多赏赐他一些财宝便是,还有他在三原的那个炭矿,朕也不再追究,并免他十年的赋税。想来他定是不会反对。”想起柳一条那小子一向爱财,李世民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皇上英明,”长孙皇后微微颔首,轻笑着向李世民说道:“这次水灾能够这般安稳度过,实是大唐万民之福,待乾儿从豫中回来,皇上不若带着朝臣去祭祀一下天地,以慰黎民?”
“嗯,皇后所言极是,朕心中也亦是有些打算,连续两次天灾,是该去为万民祭祀一下天地了。”李世民看着外面的万里晴空,轻声向长孙皇后说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