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一章 授衔(大结局 上)(1 / 2)
但是还没等林鸿飞回答,将军的目光不由得落在了当头一架“炸弹火车”的机头和机尾部位,有些诧异,“嗯?怎么还有机炮塔?”
“主要是对某些不怀疑好意的靠近目标进行警告的,”林鸿飞笑道,“空军的惯例嘛。”
“明白了。”将军立刻了然的点点头。
在非战争条件下,世界各国之间确实形成了这么一整套的“规范”,当有不怀好意、不受欢迎的外国飞机靠近本国或者本机的时候,轻晃两下翅膀、从对方机头前方绕过、发射红外诱饵弹等都是从轻到重不等的警告性动作,当对方不听劝阻依旧坚持之前的动作的话,最后一次警告就是用自带的机炮对目标斜前方进行警告性射击,这个动作是用来告诉对方:你他娘的赶紧给老子滚,再不滚老子就真的不客气了!
一旦一方用机炮进行最后的警告性射击了,除非对方想要引发战争,否则基本上都会乖乖的离去,从这个角度来说,配备机炮还是很有必要的:不指望这东西能够在近身空中格斗中发挥什么作用,能发挥对对方的最后警告作用就可以了……你丫再不走,我就发射导弹将你击落了啊!
“炸弹火车”不愧是“炸弹火车”,虽然使用运输机改装的一个重型空中精确打击平台,但仅仅是用于自卫的空空导弹就带了8枚,哪怕是重型战斗机执行对空作战,携带空空导弹的数量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至于那三架,”林鸿飞指了指那三架深灰色涂装。如果忽略这货头顶上那几只多出来的细小的天线的话,看起来和普通运20完全没什么区别的家伙,压低了声音,“这是核导弹型号,是高新机系列当中的‘特种电子侦察机’,可搭载装载核弹头的长剑—10,至于装备给哪个部队我也不知道。”
这架飞机也是国家的高新机计划当中的型号。不过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型号,按照国家的计划,是在运20的基础上,发展三架“炸弹火车”和三架“特种电子侦察机”,谁能想象得到这架飞在天空中的、看起来和普通运20没有任何不同的“特种电子侦察机”上面携带着20枚、总计60颗20瓦吨当量的核弹头呢?
将军已经傻了:长剑—10的核弹头型号他是知道的。一只导弹就携带3枚20万吨当量的热核弹头,一架飞机携带20枚导弹,那就是60枚核弹头……这货哪里是什么高新机,压根就是天空中的核导弹潜艇啊!
“这东西……”将军摇了摇头,“太可怕啊,谁想出来的?”
“这我怎么知道?”林铮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如果不是多次和将军打交道,就他问的这个问题,林鸿飞就能怀疑一下。“我们就是接到命令之后,按照上面给出的标准就行改装,至于哪里来的命令,您觉得我敢问?”
“失言失言……”将军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些不该问的话。连忙住口。
林鸿飞却很有些感慨,“十几年前,谁能想到会出现这么一个怪物?”
“是啊,用大型运输机改成重型空中精确打击平台?这在10几年前咱们根本想都不敢想,”对林鸿飞的话,将军阁下深为赞同,“那个时候咱们仅有的几十架大型运输机还是从老毛子那里买来的。不熟悉飞机的结构,就算让咱们改咱们也不敢改啊。”
“就他们给咱们图纸和资料让咱们改,也没有人肯改吧?”林鸿飞补充了一句,“在很多人看来,这东西上了天,不就是天上的活靶子么!”
“就像历史上热兵器取代冷兵器和武术一样,当热兵器出现之后,近身格斗的技巧就被无限的削弱了。”将军对林鸿飞的话格外赞同,“这个近身格斗,换到空战上面,就是战斗机,如今咱们的大家伙不跟战斗机玩什么近身格斗了,直接隔着上千公里远远的一枚导弹过去,甚至都不给战斗机发现的机会……”
将军的言语中,带着惆怅,也带着欣慰,他明白,这是世界军事装备的发展也遵循着这个规律,就像是从最早的风帆战列舰到后来的钢铁火炮护卫舰、驱逐舰一直发展到排水量数万吨的超大型战列舰一样,但发展到后来,大家发现似乎哪怕排水量六七万吨的战列舰的作用还是不够用,精确打击的能力不够,怎么办?
既然如此,那咱们干脆再造的大一点,搞一个能在海上移动的停机场好了,用飞机来进行俯冲轰炸这样的“精确打击”总比火炮几十公里的射程要准的多了吧?
至于因此而导致航空母舰的身材比战列舰大了很多,嗯,综合比较起来,还是航母的作战威力更大一些,就它了!
这三架“炸弹火车”同样是遵循着这个发展思路,和轰炸机相比,运输机在在战斗机面前同样上没有任何机动优势,但两者的飞行速度差不多、机动性能差不多,可同等动力系统的运输机的运载能力却比轰炸机大的多了,反正现在谁也不指望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让慢吞吞的轰炸机去玩什么地毯式轰炸,大家现在玩的都是高精度斩首打击,那就将载弹量更大的喷气式大型运输机改装为高性能空中精确打击平台好了。
之所以只有三架“炸弹火车”,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三架“炸弹火车”是属于性能评估的实验性质的,和改革开放时开放的“试验田”差不多,如果效果理想,那就视情况决定再造几架,如果效果并没有想象当中的好,也没浪费多少钱。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拉出来试试真正的作战效果。”将军摸着下巴,一脸的遐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