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山雨欲来(1 / 2)

加入书签

 八月十日,辽东赫图阿拉东面的一座大山上,不少建州女真正在满山的寻找野果。本书由

赫图阿拉是奴儿哈赤建立的第二个都城,第一个都城叫做费阿拉。赫图阿拉是奴儿哈赤统一海西、东海女真大部后建立的,于万历四十四年在此称汗,建元天命,建立了奴隶主政权后金。

赫图阿拉周围山峦如海山高林密,能耕种的面积很少,旅顺之战后建奴放弃了镇江,东江镇恢复点力量后便重新占据镇江堡,并往北一路占据了宽甸六堡,赫图阿拉变成了前线。此时的赫图阿拉大多还是当年的建州部,还有部分居住在各处山林上的老寨中,但以老弱为多,年轻能战的大多去了辽中定居,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今年以来到处缺粮,赫图阿拉也不例外,好在他们还有大山可以打猎和采摘果子,虽然里面危险重重,但也算有一条生路,但东江镇恢复宽甸六堡之后,就经常过来打游击。这些岛民本来已经奄奄一息,得到登州的支持后又恢复了元气。

女真人虽然作战勇猛,但辽民同样民风彪悍,东江镇多年来在镇江至赫图阿拉一带长期作战,对这里的熟悉不亚于女真人。东江镇在毛文龙时代就曾经多次围攻赫图阿拉,还曾经偷袭攻克萨尔浒城,现在武备和粮饷得到保证,人数也比赫图阿拉的真夷丁口要多,女真人对付他们感觉越来越吃力,活动范围被限制得越来越小,这使得赫图阿拉的女真人少了很多出来打猎采果的机会。

在林中采挖果子和人参,是这些女真人最常干的事情,里面的一些少年还带着粗大的满弓,有人手中已经提着一些兔子和禽类。

突然“呜”一声尖锐的鸣叫在山下响起,山上的众女真人齐齐回头,山腰又连着发出两声鸣镝。

一名带头的老者大喊道:“快下山,下山!”

山上一片忙乱。长辈呼叫小孩的声音此起彼伏,打猎采果的人争先恐后的往山下逃去,有些篮子背篓丢了也没有人去理会。

众人在山林中飞奔,他们惯于山地间的生活,虽然其中有不少女子儿童,但这类山林间的奔跑却不显得慢。

“东江岛寇来了,快回城去!”到了大路上之后。几名身穿铠甲的甲兵大声催促着,众人往赫图阿拉老城逃去,一路上不断有人从山林中加入,在大道上汇成一股逃难的人流。

赫图阿拉城墙上号角声声,周围各处耕种打猎的人从四面八方往城池逃去,一些人影手执刀枪上到了城墙上。

大部分人逃入城池后。东面的城门立即被关上,这边还有一些零星的真夷逃来,他们见城门禁闭,只得又往其他方向绕去。

东南面的官道上数十名后金甲兵打马疾驰,远处的官道上人潮涌动,其中一面一丈六尺的副总兵红旗,上书一个大大的“尚”字……

连山关。这个名字威风的关隘其实就是一个坐落在河谷中的堡垒,关城守住了辽南通往沈阳的官道,这条道路是辽南山区最重要的通道,关城西侧则是经甜水井站前往辽阳的官道,这两条道路使得连山关成为了战略要地,但关城本身并没有任何天险可以依靠。

连山关以西是一座海拔九百多米的雄伟大山,这里便是摩天岭,在后来的清末闻名天下的摩天岭。既见证了甲午时聂士成所部的英勇,也见证了日俄战争时可笑的中立。

连山关南门上,上唇留着几根老鼠须的杜度皱着眉头,杜度是奴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儿子,褚英是被努尔哈赤下令绞死的,不过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被牵连,杜度初始就被授为台及。在老奴的后期还当到了镶白旗旗主,后来努尔哈赤给把镶白旗给了豪格,明确两白旗属于皇太极父子,杜度就被调去了镶红旗。杜度之父褚英和代善是同母兄弟,努尔哈赤按照血缘把杜度调入了红旗系统,明确红旗系统属于代善一系。

杜度本身比较低调,虽然无缘无故丢了旗主位置,却一直谨慎做事,作为后金贵族中的中层干部,避开了高层的斗争,皇太极还对他多有拉拢,这次任命他带本部兵和乌真超哈一部驻守连山关,弟弟尼堪却被调去了海州。

他所领兵马为五个自管牛录、正白旗五个牛录,镶红旗旗下乌真超哈一千三百人,包衣三千人,红夷炮三门。这里在上次春季攻势后,也动员包衣修了一些壕沟,杜度到来之后连续催促,累死上百包衣之后,建成一个山寨的旅顺防线。这片山地里面不适合后金骑兵机动,皇太极给杜度的命令就是死守连山关,虽然关前有路往西去辽阳,但只要连山关不下,明军不可能真正威胁辽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