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回 邀约(1 / 2)

加入书签

 呈报朝廷也可?鲁肃此言,稍稍出乎黄月英的意料之外。不过,眼看鲁肃出言果决,不似一开始那种坦荡君子的风采,黄月英也就明悟这不过是鲁肃的搪塞之言,吴军此次谋取巴蜀之地,应该没有和曹操取得过沟通。否则,经过这么长时间了,曹操也应该有所行动了。只不过,这鲁肃竟敢如此说,吴军应该还是有一定把握说服曹操的。

黄月英心中明悟,依然不动声色的说道:“此事移交朝廷,倒也不必,我家主公受先皇遗诏辅国,自可代天行事。昔日,董卓上欺天子,下压群臣,把持朝政,还不是三公署名,聚豪杰以示正听,还天下以清白。”

黄月英倒是一点也没客气,直接就把曹操当初假三公之名,传檄天下的功绩给窃为己有了。只不过当初曹操也确实是假接着三公的名声行事。如今别说是鲁肃了,恐怕就是曹操这个当事人站在这里,也说不出什么来。

可不等鲁肃组织好词汇反驳黄月英以势压人,黄月英就已经接着说道:“况且,就是将此事呈报给朝廷,我军也不需退出汉中。汉中乃镇南中郎将张鲁所辖之地,汉宁太守之职,乃朝廷软命。而今,汉中盗寇横行,张鲁上请我家太尉出兵协助平叛。我军在此,乃是理所应当,又如何会退去?而且,蜀中一脉,乃皇室贵戚刘益州所辖,刘益州之父,与我家太尉大人有旧,刘益州本人,更是与我家太尉大人世交。而今,蜀中不明不白被尔等窃据。我军当然也要弄个明白,还刘益州一个公道。此时,除非你军先退回江东旧地,归还蜀中等地与刘益州,而后手上书朝廷评判,我军才能相信尔等不是意图谋叛。”

鲁肃头上的冷汗,一直就没有停过。此时流得也就更厉害了。

鲁肃先前能硬着头皮说此事可上交朝廷公断。那乃是鲁肃在来之前,就和诸葛亮推演过的应变之一。虽然吴军确实乃是背着曹操悄悄的某图巴蜀。扩大势力。曹操若是知道真相。肯定也会不悦,可如今天下,刘明最强,曹操再不悦。诸葛亮和鲁肃等人也断定曹操必然不能眼看着孙权灭亡,刘明的实力进一步扩大。以至于曹操再没有反手的机会。故此,鲁肃才会断言说此事可交给朝廷公断。交给朝廷,那不就跟交给曹操一样么。到时候,干脆和曹操挑明了厉害,曹操十有,还是要站在吴军这一头地。

可如今,黄月英步步紧逼,不仅挑明了刘明军力的强大,根本不在乎所谓朝廷的实力,还摆明了无论如何,都要先一步拿下蜀中再说。鲁肃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鲁肃不禁暗暗叹服圣人的高见:果然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女子果然还要在小人之上。

不过,鲁肃毕竟是一个老实人,老实人的优势就是执著,也就是俗称的认死理。鲁肃此时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黄月英了,可临行前诸葛亮的嘱咐,那还是记得非常清楚,那就是以马超和那些幽州的俘虏,换取汉中和一到两年地休战,实在不行,也要保持两军已剑阁为界,两年地休战。如果还不行,就扣给幽州军一个不爱惜部下将领性命的帽子,动摇幽州将领对刘明的忠诚心,诋毁刘明的仁义之名,从而在策略和声势上取得主动。

如今,鲁肃被黄月英逼到如此境界,连此行地主要目的都还没谈,就落魄到自己地主公需要用行动来证明己军不是谋反的地步。鲁肃一咬牙,干脆横下心来,直接向黄月英说道:“黄军师。我军行事,乃是奉旨而行,刘益州,更是奉旨与我军进行地交接。此时刘益州尚在蜀中与我主吴侯交接。是非功过,当用不着向他人证明。而黄军师所言的张鲁,据悉正是汉中的米贼,拥寇自重,擅称郡守。乃是益州之患。我军接管益州,稳定社稷,当不能容此等米贼存留。故派兵剿之。然,事后不久,有一将,姓马,名超,乃西凉马腾之后,自称贵军所属,前来接管汉中,我军疑为匪人所冒,将其囚禁。然,不日,贵军再次来袭,而且还大举进攻。我主恐其中有所误会,故才令我前来与贵军沟通。以求化解。以免百姓受其干戈,污太尉大人之英名。”

鲁肃这番话,十之,那都是真实之事。

最少在吴军这一方是真实的,鲁肃说起来自然也就理直气壮。

黄月英暗暗心烦:该来的,总还是要来。

而至于关羽,张飞等人,则是震惊了。黄月英虽然在之前也有所料到,可没有实据,也说不得准,说出来徒乱人意,故此也就没和关羽他们说明。而此时关羽、张飞等人初次听闻,马起还没爷死,当然都很意外了。以至于一时间都没细想鲁肃这一沟通、化解的说法,是不是与议和一致,是不是该把鲁肃给烹了。

性急的张飞,率先一步就站了起来,蹦到鲁肃身边,抓住鲁肃喝问道:“马超在哪里?如今尚且安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