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先是一场大雪(1 / 2)

加入书签

 谁能想到会是这般局面,赵家军从上到下觉得稀松平常,本就该做到的种种事情,看在辽东本地人眼里,那就是不可思议,每一天的耗费都是金山银海,可以说银钱物资流水一般的填埋进去,居然还能这么从容的消耗。

那徐州到底富庶成什么程度,尽管在封海之前已经看到了无数大船川流不息,堆积的物资如山如海,可只有真正消耗起来,才知道这代表着怎样的财富。

而建州女真那边只是在外面观察,根本摸不清内部到底如何,只是在那里揣测,觉得赵家军在这寒风大雪中很难熬。

至于赵家军那边,他们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却不知道所以然,偶尔也会有人想到,为何大明支撑大军如此艰难,每次营头出征都搞得这么天怒人怨,地方上苦不堪言,而赵家军却是物资这么充沛,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赵家军控制的地盘还要远远少于大明所控制的,不过想到这里也没什么去深想,最后的结论无非是进爷无所不能,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

没什么人会想到体制和工商,因为赵家军这种高效的体制,所以能最大效率的动员,能避免中间无谓的消耗,但更重要的是工商,大明、女真甚至蒙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靠天吃饭,他们的财富无非是靠着种植和养殖,最多也就是去掠夺,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动用的剩余财富极其有限,根本没办法支撑太大规模的军队和太大量的物资消耗,如果这么做了,就必然有巨大的反面效果。

而赵进的徐州体系不同,他的财富取之于工商,粮食酿酒,矿石冶铁锻造,纺纱织布,远洋贸易,中外贸易,这些所创造的剩余财富比起农牧掠夺所得,简直是云泥之别,多出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且农牧一年只有有限的时间才会出产,而工商业则是一年四季无时无刻不在创造剩余财富。

赵进靠着这些,打造了这个时代最强大的部队,靠着这些,供应海量天量的物资。

看到那如山如海的物资,很多辽东?山东百姓第一反应不是徐州豪富,而是徐州地面上的百姓一定活得很苦,因为这么巨大的耗费,当真要刮地三丈才能做到,百姓只怕被敲骨吸髓了,可和士兵们交流下来,说徐州那边安居乐业,每个人又难以理解。

因为这个时代没多少人知晓赵家军的体制,知晓赵家军为什么强大,他们只觉得赵进点石成金,一切都好像凭空而来。

“现在对我们最麻烦的不是这冷,而是这将下未下的雪。”陈昇在军帐议事的时候说道。

自从建州女真大军进驻五十寨驿和永宁监城两处之后,已经连阴了几天,天空中是铅色乌云密布,天气却没前几天冷了,而且风也变得很小,但这样的天气代表着要下雪,要下大雪。

火器怕水,不过下雪比下雨稍微好些,在雨中赵家军的火铳和火炮完全没办法打响,下雪只要注意防护,还是能够开火,但射击频率肯定要变慢,然后开火之后的火器会变热,落雪融化潮湿,一样会让影响射击,甚至哑火。

赵家军火器犀利,这是历次战斗的取胜法宝,如果说下雪的话,那就要有损害了,影响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不过倒是不担心下大雪的时候敌人会进攻,大雪纷飞,火器的确没办法开火,可骑兵步卒也不能在这种阻碍视线,甚至影响行动的天气里动作,这里连命令都没办法顺利传达,万一出现什么波动,战场上就会有不可控的情况出现,若是胜利还好,如果是大败的话,那就是灾难了。

用兵万全,谁也不会冒这等风险搏命,阿敏和济尔哈朗带着建州差不多五分之二的本钱出来,陈昇带着赵家军四分之一的力量,双方都是重任在身,谁也不敢去冒险赌博。

可这将下未下的大雪对赵家军影响更大,对建州女真影响小些,建州女真的女真、蒙古和汉军对辽地的风雪天气更加适应,一个合格的统兵将,就会利用这大雪或者避开这雪,趋利避害。

不过对于阿敏来说,他没有多少时间可耗费了,五万大军的粮草消耗可不是小数,何况这里面还有近万骑兵,人吃马嚼那更是个无底洞。

尽管建州女真在这场大战之前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但真正运转起来,还是有些吃力,而且这场大战,对于建州女真来说,本就是凑齐了足够的力量求战,要尽快解决这辽南半岛上的心腹之患,不能拖延也不敢拖延。

拖延的越久,钱粮耗费的也就越多,拖延的越久,距离开海船来的季节也就越近,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关内的援军可以通过海船登陆,那冬天这个耗费巨大的攻势还有什么意义,建州女真最大的天时地利也成了笑话。

阿敏和济尔哈朗以及岳托自然着急,说是热锅上的蚂蚁也不夸张,但他们总找不到一个好时机,反倒被对抗狠狠打了几次,天时地利的大局面对建州女真的确有好处,可赵家军却在这对他们不利的大局面下,在细节上赚了点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