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 温侯(一)(1 / 2)

加入书签

 自中平元年以来,刘备关羽桃园结义,一晃却已过去了二十载。

二十年时间里,关公追随着刘备,可说是历经无数磨难,始终没有叛离。三弟张飞,在雍水河畔为掩护刘备而遭擒,最后死于董之手。两兄弟相依为命,虽非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刘备从未用如此严厉的口吻下达过命令!

关羽如今也已经是过四旬的人了,怎能听不出刘备这一纸命令当中,所隐藏的无尽焦虑。

战局至此,已经是不可寰转。若不能攻破曹仁防线,则刘备今后的命运,就可想而知。

关羽很清楚刘备的心思。得豫州之地是小,攻陷许昌,俘获汉帝刘协,却是刘备真正意图。

刘备如今却什么?

缺少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不管长安的汉帝是否正统,刘备都不太可能和董有回转的余地。而那许昌的汉帝刘协,也不问他是否是伪帝。若能得到刘协,刘备就有大展拳脚的空间。

这也是刘备为什么会在明知道关东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可能是董的安排之后,仍执意要和袁绍联手攻打曹操的原因。只要有袁绍牵制住曹操的兵力,刘备才可能有机会,攻破汝南防线,兵临许昌城下,抢回刘协。对刘备而言,不论刘协是否是正统,总归是一面旗帜。

有了刘协的这一面旗帜,刘备才有可能在荆襄,在徐州站稳脚跟。

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事实上,从董卓死后,这天子不就是用来挟持的吗?

董卓是这样做的;李郭汜是这样做的;曹操也是这样做的!

既然大家都能够这么做,那么他刘备也能这样子来。成王败寇,自古以来都是这个样子。

所以。关羽在汝南,展开了又一场极为凶猛的攻势……

泰平五年仲春。关中大地生机盎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经过几年地休养生息。三秦大地上,早已经不复见当年那残破的模样。

与此同时,自三皇五帝以来,华夏历史上第一次科举终于拉开了序幕。

从西域,到幽州;从西川,至漠北。

根据承明殿所颁发地科举法令,各州县都开启了春闺大考。首次春闺,共有三学学子三万两千二十余人,加上由各地辗转而来地士子,大约五万余人进入了考场。进行为期三天的考试。

“什么?西平被攻破了?”

董端坐堂上,看着手中的战报,忍不住自言自语。

陈宫说:“正月初六,关羽在黑闾涧蓄水三日,水淹柏亭。西平守将侯成被被困十数日之后,见援军无法接应,只得开城投降。殿下,这西平一失,曹操在汝南的防线也就算是完了!”

春闺开科的喜悦,被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驱赶的无影无踪。

董自言自语。“没想到……我还以为那曹仁能坚持到三月。没想到,这么快就顶不住了……不对啊,关羽在黑闾涧蓄水,曹仁怎么可能会没有觉察?还有,那刘晔也不是等闲之辈啊。”

陈宫道:“据说刘晔和曹仁之间,有点纠缠。去岁末,关羽攻打征羌时,曹仁曾派人向刘晔求援。刘晔呢。也并非没有动作。只是在救援途中,得知关羽突然袭击定颖。刘晔担心中计,在半路上又领军回转。后来他曾派人向曹仁进行解释,但据细作说,曹仁对此非常不快。”

董盯着陈宫。“公台以为如何?”

“呵呵。以我看,不过是离间计罢了……想必那征羌也好。定颖也罢,只不过是关羽的幌子。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要离间曹仁刘晔二人。所以在西平危险,定颖被困地情况下,曹仁并没有派出兵马协助。相反,柏亭告破之后,曹仁痛责刘晔,并把责任都归咎在刘晔身上。”

曹仁……董蹙起眉头。在演义当中,曹仁是一个名将,但给董的印象,却是个常败将军。不过,在曹操和董的交锋中,曹仁表现的并不算太差。至少在雒阳大战的时候,他能以少量的兵马,抵挡住黄忠大军十余日的攻击,足以显示出这个家伙,绝不是一个浪得虚名之辈。

没想到,却是小心眼儿?

董想了想,“柏亭告破,西平归降。曹操在汝南的防线已经名存实亡。我估计,曹仁下一步的举动,一定是保全兵马,退守临颍至长平一线。若我估计的不错,他十有会舍弃刘晔。”

“臣下也如此认为。”

“那你觉得,曹操会做什么反应?”

“曹操嘛,如今他在濮阳和袁绍打得不可开交,一时半会儿是脱不开身。而且,汝南告破,许昌必然会有一番动荡……以曹操地性格,说不定会兵行险招,和袁绍来一场决战吧。”

决战!

董轻轻点头,对陈宫的看法倒是颇为赞同。

这大半年来,通过贩卖辎重军马,董已经抽走了冀州五成以上的存粮。同时,在针对刘备曹操等各诸侯的交易当中,也获得了不菲的利润。就关中目前的情况来说,时机已经成熟。

而且,春闺已经开科,一切进行的颇为顺利。

剩下的,就是等待秋试来临。一俟这第一科成功了,那么不需数年,天下学子将尽归长安。

是不是可以……

董沉吟片刻之后,起身道:“公台,你即刻回承明殿,以我地名义,向黄忠文聘,张张辽,贺齐田豫。陈到诸葛瑾,以及在西川的徐荣和阎圃传令。就说命各军做好准备。随时候命出击。

另外,命庞德所属渭南行营,自陆浑关出,屯兵于轩辕、伊阙和大谷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