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简单的方法(2 / 2)
“刚刚我们谈到哪里了?怎么感觉好像跑题了?”范亨对儿子批评新加坡没有多大的兴趣,于是就问道。
“移民嘛——”沈盈在一旁提醒道。
“嗯,对,要解决人才的流失问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范亨问儿子道。
范无病回答道,“最简单的国际通用做法,一般就是承认双重国籍。”
范亨一听这话,顿时不不做声了。
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万隆会议上,由周总理向东南亚各国承诺过的,当初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东南亚的华人华侨陷入双重政治效忠的尴尬和危险。
“近几年,多有商界、文化节、知识界高层人士通过与中央高层见面的渠道呼吁实施双重国籍,这一问题也数次被高层讨论,但很快给否决了——”范亨随后对儿子说道,“在身份证问题、户籍问题、迁徙自由问题等一系列身份界限没有解决之前,承认双重国籍,仍会带来新的甚至是更大的不公平”。
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实施双重国籍,是国际趋势,目前全球一半以上国家承认或默认双重国籍,韩国、印度等在转型期一度流失大量精英人才的国家也已开始默认双重国籍,吸引精英回巢,站在全球化人才流动、合作的角度考虑,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而这些高素质人才往往都是耗费了本地社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资源才培育出的精英,恰是当下稀缺的人力资本,如此轻易就流失海外,中国怎么办?
其实,亚洲的不少后发国家和地区也都经受过类似的困扰。
英国在南亚次大陆漫长的殖民历史,为印度留下了全套英文教育的传统,英校出身的印度学生能直接与西方人沟通,听说读写都不成问题。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印度学生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数理、财会、商贸、管理、医学等等专业课程,这使他们能够更容易地与西方社会接轨,加上海外印度人社群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跨国移民网络很自然地将大量印度青年才俊送往西方社会。
印度社会也曾为人才外流而感到忧虑,甚至有人提议应对这类移民征税,以弥补本地社会的公共资源流失。不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逐渐意识到,移居海外的留学生和专业人士尽管远离故土,但是却没有中断与家乡的联系和互动,并且不断为印度本土及其国际形象输送价值。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印裔移民的侨汇多年来占据全球侨汇排行的榜首,海外印籍印裔学者和专业人士每年都为印度国内机构带来众多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今年《时代》周刊对美国各族裔移民进行评比,印度人被评为最聪明的移民群体,因为全美有超过二十万印裔富豪,他们不仅富有,而且受过高等教育,同时,他们在硅谷及其他领域的突出成就,也令印裔美国人的正面形象时常上镜。
这些事实渐渐平复了印度本土对于人才外流的不满,并开始视这类移民为一股潜在的积极力量。
“那么,你除了最简单的办法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范亨停了许久之后,又向儿子问道。
“当然不可能没有,不过那就比较麻烦了,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起作用的。”范无病回答道。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