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公器私有之争(1 / 2)

加入书签

 中国经济中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之争,由来已久。五十年代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直到改革开发之前,国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从事工商业的个体劳动者由建国初期的九百万人只剩下十五万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城镇个体劳动者就从十五万人增加到了将近一百五十万人,到一九八一年底,全国城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一百八十五万户,从业人员两百三十万人。

十三大之后,对私有经济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是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非公经济的规模逐步扩大,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出现了私营经济,乡镇企业也开始发展,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些乡镇企业又大多转变成了私人经济,构成了中国非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九零年之后发生的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对非公经济的发展则是一个打击。这段时期,通货膨胀、治理整顿、社会稳定、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平演变等等成为政斧报告和社会舆论中的主题话语,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套上了可怕的思想禁锢,大量的民间资本撤出市场,私人企业家人心惶惶,而国外敌对势力实行了经济封锁,大量外资不敢进入中国市场,甚至现有资金也流向国外,中国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

从中国非公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一时期处在曲折徘徊的阶段。

九二年邓公南巡讲话,澄清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清除了思想上关于姓资姓社的障碍。非公经济的发展重新成为热议的主要话题,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民营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被接受。

到去年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二十四万家,从业人员将近四百万人,其他有关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如注册资金、工业产值等也创历史最高水平。

市场经济、竞争、多种所有制、下海、开发区、房地产、股份制、拍卖、政企分开、改制等等词语成为社会上热门话题。

由于市场经济目标的建立和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曰益明显和重要,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开始凸显出来,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如何克服人们的担忧,如何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如何实行现代化改造,如何摆脱姓公姓私的思想困惑,这些问题又成了非公经济发展的新障碍。

范无病刚好又站在了这个历史的风口浪尖儿上,幸运的是,他知道历史的走向。

政斧对于公私之争的问题,是非常慎重的,即明了非公经济对于国民经济整体的重要意义,又不能不顾及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以来受意识形态影响,对于非公经济的思想抵触,因此这个定位问题不宜过早,而是希望让事实说话,让大家看到原来社会主义经济中,也是可以有非公经济的,而且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要实现这一个目标,就需要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总体而言,在不平等的制度约束之下,非公经济是很难同国企展开竞争的,除非是给它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范无病现在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对于互联网络这么一个新兴的进入门槛非常高的新兴行业,尚未看到前景的行业,投入资金非常高的行业,政斧高层愿意看到有私企进入这样的行业,同国企互较短长。

邮传部之所以会对范无病进入互联网络行业的决定如此抵触,就是因为他们明白了高层的意向,对于竞争产生了恐惧,唯恐在这次公私竞争之中败下阵来,输掉了里子和面子。

毕竟范无病的实力,大家都是清楚的,可以说是富可敌好几个国,邮传部出了政策上面的优势,还有什么能力可以与范无病竞争?只是从磐石机场这个大项目上面,大家就可以看得出范无病的财力有多么雄厚了,更何况范氏航空公司一次姓购买飞机,就花费了四十多亿美金?

叶明轩此时也有点儿骑虎难下了,当初反对女儿跟范无病的事情,虽然并没有明着有什么过激的举动,但是将女儿给弄回去,送进了军校,本身就是很不给范无病面子的决定,此时回头看一看,再找出一个像范无病这么优秀的女婿,怕是千难万难了。

作为身处国家权力核心圈子范围之内的实权人物,叶明轩是了解范无病的情况的,也了解国内的很多优秀企业家的情况的。在很多蓬勃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当中,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背景,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大人物的子女站在光环之下,大家宛然都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资本家的那种天纵之才,但是叶明轩很清楚,就如同自己的儿子叶天一样,大部分人都是依靠家族的余荫来发家的,自己的真正本事,甚至不足以管理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