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背水(1 / 2)

加入书签

 魏军所列的阵型乃雁行阵。

一种中间防御薄弱诱敌深入,以左右两翼精锐将敌军围歼的阵型。

对,夏侯儒没有令士卒列更适合防守的圆阵,而是很决绝的转守为攻,意在殊死一搏。

看似颇令人费解。

盖因此番魏延督万余人来攻,至今已然丧损了近三千将士,而得益于有营寨可依托的魏军仅丧损千人,双方的兵力悬殊愈发明显。

依常理而,夏侯儒就应该稳扎稳打、且先采取守势。

依仗兵力优势,依托密集的阵型遏制汉军的进攻,只需坚持阵脚不乱,兵力寡少的汉军久攻不下自然会士气萎靡,斗志再无之下自会罢兵而去。

届时,他便可以督军追击斩获无数了。

何必急于一时呢?

且还是摆出虚中军守备,以旌旗金鼓与自身性命弄险诱敌的雁行阵!

但若是细细思量,却发现夏侯儒此举亦在情理之中。

或说是他实属无奈。

孙子有云:“兵非益多。”

古往今来,两军鏖战,以少胜多的事例数不胜数,人数并非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天平。

论士卒战力,魏军与汉军差异并非一星半点;而论士气,近十年来双方的战事,魏国败绩无数,将士早就军心浮动。

尤其是对面主将乃成名已久的魏延。

而且还是兵出时将营寨焚毁,挟破釜沉舟的决绝而来!

夏侯儒不能将胜负寄托在兵力优势上。

最恰当的做法,乃是先以营寨后方是大河、军无有退路的实际,激起士卒们背水一战的勇气,再趁此时机将兵力悉数押上,孤注一掷!

而不是采取守势。

因为营寨被攻破已然令士卒们军心动荡,若是龟魏延胜券在握的依仗。

素来不乏奇谋的他,在得了丞相的书信后,便每日驱马在大河畔的矮丘上驻足远眺。

不知缘由的人,以为他乃是百无聊赖的打发闲情。

但实际上,他却是在思忖着从上游浮水绕后袭击夏侯儒营寨的可行性。

受屈吴山脉的拦阻,蜿蜒北上的大河至此水流湍急,水流缓平可让舟船横渡的渡口很少。不然旱平川上的鹯阴渡口亦不会被誉为河西门户、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处河畔不可浮水。

前汉时期,占据河西走廊的匈奴便常常以粗劣简陋的马革船,不经鹯阴渡口往来大河西东。

前提则是对岸没有敌军警戒与伏击。

虽说,现今正值夏秋之交,充沛的雨水导致大河更湍急。

但魏延觉得连数百年前的匈奴都能做得到的事,己方士卒没理由会铩羽而归。

而且他别无他选。

面对魏军有营寨可依托、更众多的兵力,如果没有出奇制胜的话,他纵使督兵攻破了营寨,亦会死伤惨重!

会导致难解鹯阴之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