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北狩(2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中国千年传统的骑兵冲击、冷兵器近战与西方经过拿破仑战争和工业革命后以炮兵为核心的火力战之间的两个时代的决战,血肉之躯终归抵挡不住侵略者的新式枪炮。

勇敢的蒙古骑士悲壮的呐喊声消失了,那座17世纪石料单孔桥为骑兵时代的结束划上了一句号。京师震动,咸丰帝仿佛感觉到自己屁股下的龙椅也在震动。

咸丰帝率亲信大臣逃往承德热河行宫,美其名曰“北狩”。嗯,时局糜烂,待朕去热河打打猎、散散心,以示我大清天子谈笑用兵、淡定自若。

真实的咸丰帝就没这么淡定了,坐在他的龙辇中长嘘短叹,他父皇道光帝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签了大清两百多年江山以来第一份“不平等”条约,愧对列祖列宗,要求死后不入太庙,没想到咸丰帝比道光更惨,京师都丢了,不知道我大清还能不能撑得过这场浩劫。

坐在咸丰帝身边的是他的不靠谱谋士,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的生母懿贵妃。懿贵妃看皇上又叹气,比皇上更坚强的她不由得劝解:“皇上不要太忧心,洋人迟早要离开,这大清的江山仍然还是我们爱新觉罗的。曾国藩说江南战事紧张,无法北上勤王,这是对的!只要把粤匪剿灭了,天下太平。我大清何其富有,赔点款、割点地,根本不算什么,就当是赏赐番邦了。”

其实曾国藩不北上的政策是他的幕僚李鸿章定的,李鸿章说:“粤匪凶焰涛天,正是江南时局关键之时,千万不能把重兵调走,否则粤匪势力越发不可遏制。而北京城远在万里,等我们湘军赶到,黄花菜都凉了。僧格林沁若能抵挡洋人那当然好,不能,也不过是割地赔款而已,我敢保证等我们的大军一到北京,那边早已经新条约签好了。为了大清江山计,还是要以粤匪为重中之重啊。”

曾国藩犹豫再三,决定采纳李鸿章的意见,上表朝廷,表示湘军不熟北方地理、气候、形势,要去也赶不上,反而耽误了剿匪大业。

懿贵妃还在好言安慰软弱的皇帝,忽然间龙辇停住了。皇帝有气无力不明所以,但懿贵妃比较警觉,从北京到热河中间有很多个中途歇脚的行宫,而有一些行宫之间距离比较大,地势比较崎岖,万一有埋伏,那是相当不利的,懿贵妃感觉现在突然停顿之处就是一个不怎么吉祥的地方。

懿贵妃掀开帘子,质问:“怎么停了?”

侍卫长的声音已经严厉地响起来:“大胆狂徒!皇上御驾在此,还不速速退下!”

接下来是锵锵地拔刀声,纠纠武夫们最喜欢这种把草民吓得屁滚尿流的声音,不过,这一次他们打错了算盘,挡住了他们去路的“狂徒”丝毫不为所动。

一个声音轻描淡写的说了句:“杀死侍卫。”

侍卫长大惊,叫道:“贼人有火器!小心……啊!”

沙漠之鹰的独特枪声第一次响起在真实战场上,连续不断地震耳欲聋的枪声把皇帝、大臣、皇后、妃子、太监们全部吓得魂飞魄散。“护驾”的喊声此起彼伏。

遇到伏兵的逃兵是最没有战斗力的,而且咸丰仓皇出逃,也没带多少人,他这一行人一出圆明园就全在唐宁布署了好些年的间谍掌握之中,并且“挟天子以令诸侯”事关重大,唐宁亲自带了两千人赶来,其中一千人是在新加坡由祁泰裕参加训练的华人猎兵,另外一千人则是由英国、卢森堡、黑森、印度、马来、日本等国凑成的杂牌军。华人为主,他最信任的黑森禁卫军贴身护卫,共计一千人,在通过渤海湾之后从秦皇岛登陆,杂牌军留在秦皇岛占领当地以观时局,进可以增援,退可以开溜。虽然唐宁对自己的军队已经相当有信心,但在复杂的战争中要做好任何准备。

御前侍卫听起来好威风,可惜,这些疏于训练的八旗子弟连最基本的武力值都已经不值一提,更不要提他们的冷兵器在训练有素的猎兵那尖啸刺耳的沙漠之鹰攻击下,瞬间溃不成军,四散逃亡,一边逃还一边大声喊“护驾”,仿佛自己躲开是为了让同僚更好的护驾。

一千人足以将仓皇北狩的禁卫军全歼,而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投降,趴在地上求饶,“大胆狂徒”变成了“英雄饶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