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个母亲的重要(2 / 2)
孟子回答,何必曰利,亦曰仁义而已。</p>
我们谈什么利益啊,谈仁义之事就够了。</p>
你若是非要追求利益,那么不是仁义会带来利益,而是仁义的本身就是一种利益。</p>
《大学》有言,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p>
《六韬》之中姜太公言,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p>
义就是理就是人之价值,这本身就是国家利益之所在。</p>
所以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仁义为根为贵,远的孔孟之学,近的《汉书》《淮南子》都有这些内容。</p>
《司马法》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仁就是人,也正是主公说过的,以人为本。</p>
主公与少君知而言,言而践行,我等是真的望尘莫及。”</p>
“可父亲常说以人为本,以德服人,让我做个有德行的人主,可有德行的人又是什么样子。”</p>
“少君有大儒教导,自然德行很高。</p>
《孔子家语》说,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p>
得人心者得天下,为政就是要得人心。</p>
而得人心就在于为政之人的修身,以身作则罢了。</p>
正所谓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p>
道就是规律,是万物的根本。</p>
德就是以道来做事。</p>
其实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在这方面都是相通的,都是要追求正确的道路。</p>
德行就是顺着正确的行为嘛。</p>
.....公子这是要打瞌睡了?”</p>
看着已经开始听不懂的刘赟步骘有些无奈,这些话说的还是有些太早了,只是自己的妹妹将自己找来,也是没有办法了。</p>
而此时步氏却是将刘赟带到了一旁,轻声说道。</p>
“母亲没有你舅父那么好的学识,但是母亲也有些许的见识,今日你听的大道理多了。</p>
那么母亲就给你讲几个故事可好?”</p>
“好。”</p>
“我大汉太傅陈仲举和你的祖父父亲一样,他想要救天下,更想要救天下之心。</p>
有澄清天下之志,他当初赴任豫章太守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去自己的府邸治所就先去拜访了打当地的大儒徐稚。</p>
他的主簿不明白就问他。</p>
为什么不先去官署安顿好了?</p>
他回答,武王获天下,席不瑕暖,我礼贤有何不可。</p>
所谓席不暇暖就是说,席垫都还没有坐暖就先去拜访大贤商容。</p>
这就是德行之中的礼贤下士。</p>
同样郭泰拜访袁阆,车不停轨就直接走了,可拜访黄宪的时候,却是弥日信宿。</p>
留宿了足足两天两夜之久。</p>
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黄宪犹如汪汪如万顷之陂。</p>
这便是你父亲死前给你留下的那句,亲贤臣而远小人的道理。</p>
同样司隶校尉李膺,他也和你的父亲祖父一样,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p>
后辈人能够见到他都以为自己鱼跃龙门了一样的喜悦自豪,这就是德行之中的人望。</p>
如今这天下名士之中陈群的爷爷陈太丘拜访当年香君荀彧的爷爷,那个时候太丘公家境贫寒,没有仆人。</p>
他去的时候,让大儿子驾车,三儿子陈纪持杖,小孙子陈群抱在自己的怀中。</p>
而香君荀彧的爷爷知道了这些之后,他们荀家树大根深,家境极好。</p>
但是他却将所有的仆从全部遣退,让荀靖静候迎门,荀爽行酒,小孙子荀彧抱在了自己的怀中。</p>
这便是规格,德行之中的敬与礼。</p>
陈纪有德行之中的谦,荀巨伯有德行里面的义,如今的华歆有德行的礼,王祥有德行的孝。</p>
北方的名士之中,王朗不如华歆,华歆不如你父亲的先生管宁,而陈纪的儿子陈群...他叫陈群。</p>
德行有很多的方面,不可拘泥于一点,你只需要照着贤良之人的样子去做事情就可以了。</p>
其实他们都说你的天赋远超你的父亲,但是母亲要说。</p>
当年你父亲常常自诩自己天赋普通,不如的人太多太多。</p>
曹家父子篡逆,曹孟德天下枭雄,曹孟德的儿子曹丕天下阴主,孙权权变,天下雄主。</p>
而你父亲唯独占了一个善字,可是你天赋不俗,却偏偏忘记了这个字。</p>
以你的聪明,你怎么能够不知道娘亲今日前来到底是为了什么?”</p>
刘赟看着步氏的那双眼睛,他知道自己的心思是瞒不过这个母亲的,也知道她今日前来是为了什么,只是在此之前他真的不想也不敢走出那一步。</p>
“可那是诸位先生的计划....”</p>
“所有的计划都是为了你,而所有的人也是为了你,你要知道你自己的心才是所有人拥护的那个中心。”</p>
“....孩儿知道了。”</p>
三日之后,刘赟在姜维等人的护卫之下再次来到了刘备的面前,这一次他没有卖萌讨好,而是跪在自己祖父的面前。</p>
“之前洛阳所有事情,全都是赟儿所为,和叔父刘禅没有半分干系。</p>
若是祖父责罚,还请责罚赟儿一人。</p>
此事,赟儿知错。”</p>
直到这一刻,看到刘赟跪在自己面前说出这些话的这一刻。</p>
刘备的脸上,终于露出来了一个笑容。</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