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贸易先从水果开始(1 / 2)

加入书签

 然而朱北国却告诉大家,事实证明,荷兰人的蜻蜓点水般的登陆勘探和与之相对应的航海记录并不十分可靠,也许,那艘船的船长只是正好遇到了不那么发达的部落,在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勘探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情况。</p>

其实,仅中华古籍的记载,这里的沿海居民文明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史书记载,这里的居民早已经进入农耕时代。</p>

“遐来勿,古泪之下,山盘数百里,厥田中下。俗尚妖怪。气候春夏秋热,冬微冷,则人无病;反此,则瘴生人畜死……凡人死,则研生脑调水灌之,以养其尸,欲葬而不腐。民煮海为盐,酿椰浆为酒。有酋长。地产苏木、玳瑁、木绵花、槟榔。贸易之货,用占城海南布、铁线、铜鼎、红绢、五色布、木梳、篦子、青器、粗碗之属。”</p>

这是元代的航海家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里的记录,这里的地名“遐来勿”,就是苏拉威西的音译。</p>

汪大渊这位在旧世界航海史上享誉中外的人士,年青时曾经“附舶万里”,数次游历南洋、印度、西亚。</p>

据说,他可能、甚至还到达过澳洲、北非和的地中海沿岸。</p>

还是据说,他写书从来不记录传闻,传闻得再热闹、再众口一词,他也不记入。他写游记的原则只有一个:凡所过之处,非当面亲眼所见,绝不记录。</p>

因此汪写的《岛夷志》和《岛夷志略》深受旧世界中外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在旧世界的国际学术界,汪的名声远高过中华历史上的历代大帝和政治家。</p>

只是比较可惜的是,那本记载得更加生动详细的《岛夷志》后来毁于战火,只留下了这个节略本的《岛夷志略》。</p>

此时此刻,在骄傲号的船舱里,朱北国,朱大博士手里就有一本《岛夷志略》。</p>

书是朱北国的私藏,不是红楼五楼图书馆里的资料。</p>

全体大会曾经通过一项决议,五层图书馆里的所有实体书籍和资料不能带出红楼大门。</p>

这本书是穿越前朱北国委托安娜去自己的家里专门取来的,顺便还带来了其它书籍。</p>

现在,他的旁边还坐着李三多,两人正在讨论关于美娜多的登陆事项,显然,在登陆前肯定需要了解一下那里的民情风俗。</p>

李三多一脸敬佩地看着朱哥手捧这本用宣纸印刷的古籍,毫无困难地朗读其中的片段。</p>

这本书是繁体字,还是竖排,而且是从右到左的那种竖排,一般人瞟一眼都觉得费眼睛,而朱哥却看读得津津有味。</p>

在李三多眼里,相对于大伙在遇到问题时,动不动就跑到电脑资料室查资料而言,朱哥获取资讯的方法很有逼格,感觉那个档次确实比大伙要高出不止几丢丢。</p>

读了一段古书后,朱北国对李三多说,虽然这是三百年前的记录,但当前这个时代,尚处于大变革的前夜,社会面貌的变化相当的缓慢,因此这本书作为第一手资料性质的游记,其记载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p>

朱北国接着说,由此书的记载可以得出结论,这里并不是没有生意做,特别是在沿海地区。</p>

首先,附近丘陵地区的农作物和矿产,还有优质的木材,特别是木棉,都是我们需要的物资。</p>

还有,只要展开地图就能清楚地意识到,这里是南洋海域的一个战略要地,苏拉威西岛位于南洋海域的中心,美娜多控制着香料群岛贸易航道的北上要点。</p>

此时的荷兰人已经控制了苏拉威西岛西南的望加锡港,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控制这个岛的东北的美娜多港呢?</p>

何况曹丽梅还强调说,美娜多附近有大型铜矿,更别说这里还有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了。</p>

另外,曹妹子强烈建议废弃掉那个万鸦老的名字,据说红楼的女士们都不喜欢。</p>

毕竟大家手里使用的地图都是女士们一笔一划手工临摹出来的,她们的意见一定要获得尊重,最后,大伙一致同意,那里以后就叫美娜多了,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名字不是吗?</p>

总之,这个拥有美丽名字的、未来的战略要地,是值得占领的,不,应该说是势在必得!</p>

……</p>

“壮美的火山半岛景色!”</p>

就在朱李二人在骄傲号上讨论登陆事项之时,顾晋正站在驾驶舱里,手里拿望远镜观察那片陆地,他望着绵延不绝的海岸线,不禁发出了这声感慨。</p>

在妮可号的甲班上,包括徐志在内的当班船员也都在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那片郁郁葱葱的陆地。</p>

克拉巴火山就在半岛的东端,那里终年烟雾缭绕,据说还是个活火山呢。</p>

根据登陆计划,美娜多港附近的水文测量是必须要做的功课,而且还有一个浅尝即止的登陆计划。</p>

显然,顾晋并没有勘探附近大型铜矿的打算,因为那里是深谷高峰,云遮雾罩,在没有充足准备和足够人力的情况下,去那里勘探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p>

总而言之,顾船长一直都不愿意冒险,能不登陆就不登陆,这是他一直坚持的出海原则。</p>

反正开发美娜多港是以后的事情,眼前的中心任务是去霍洛港,顾船长不想节外生枝......</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