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世家的算盘(1 / 2)
杜伏威和辅公佑也算是个传奇,杜伏威和辅公佑是齐郡章丘县人,年轻时潦倒失意,也不经营谋生之业,家庭贫用不能养活自己,经常穿壁翻墙偷东西。
与辅公祏是生死之交。辅公祏的姑姑家以牧羊为业,公祏多次偷羊来送给杜伏成,公祏的姑姑心有怨恨,于是告发了他们偷盗的事倩。
郡县紧急追捕他们,杜伏威与辅公祏一起逃命,聚集了一帮人组成强盗团伙,他当时年仅十六岁。
大业九年,杜伏威逃窜到长白山地区,组织山贼,与辅国祏率众起义。
两人就近参加了一只小起义军,刚加入时只是小卒,但杜伏威十分勇猛,出则居前,入则殿后,很快就取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被推为首领,这是杜伏威势力的开始。
江淮一带隋朝的力量较为强大,杜伏威意识到自己的小部队实力太弱,如果不尽快壮大就根本无法生存,于是努力寻找机会去联合和吞并附近的其他起义军。
有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下邳苗海潮,杜伏威派辅公祏对他们说:“现在我们共同遭受隋朝暴政之苦,各自为正义而起兵,力量分散势力薄弱,经常担心被抓获,为什么不联合起来使力量变得强大些呢,就不会担心隋军来制约我们了。
如果你能够做首领,我定当恭敬地跟随您,如果你估量自己不能胜任,可以前来听从我的指挥,不然的话,我们就打一仗来一决高低。”苗海潮害怕了,立即率领他的同伙归附了杜伏威。
之后,随着势力和地盘的增长,始有士人投靠杜伏威,依靠这些士人,杜伏威放弃了以前的流寇式战术,开始努力建设自己的地盘。
由于本身就深受赋税之苦,杜对领地内只收很低的赋税,同时,可能是出于贫苦农民对贪官污吏的先天仇恨,杜伏威下令凡官吏贪污者无论轻重一律处死,这当然是不太合理,但却使杜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大业十四年,江都兵变,宇文化及弑杀杨广,任杜伏威为历阳太守,杜伏威没有接受。
同年,向东都洛阳越王杨侗称臣,被封为楚王,拜江东道大总管。
到了这里,杜伏威也算是功成名就,下一步就应该是争霸天下了吧?
但可惜的是,和大多数农民起义者一样,目光短浅,只知小富即安,也没有太大的野心。
武德三年六月,唐朝徙封杜伏威为吴王,赐姓李氏,加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同年,击败李子通,将根据地迁至江南的丹阳。
战败后,李子通守不住江都,只得主动撤往京口,又逃往太湖,江西之地尽为杜伏威所有。
消灭李子通后,杜伏威又派王雄诞进攻江淮间其他独立势力。
这时杜伏威已是江淮霸主,李渊更已经消灭大敌王世充、窦建德,天下大势已定,因此各势力如汪华、闻人遂安等纷纷投降,杜伏威完成了江淮的统一,尽有淮南江东之地。
有了如此底蕴和实力,他应该能有点其他的想法了吧?
但他还是没有,依旧没有争霸天下的想法,这让其兄弟辅公佑心急无比,多次劝谏无用后,只能不了了之。
武德五年,夏,李世民率部平定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徐元朗,徐圆朗的地盘与杜伏威接壤,李世民借攻击徐圆朗之机,陈兵杜伏威境上耀武扬威。
当此之时,隋末蜂起的各路反王大多已经烟消云散,梁师都、高开道、徐圆朗之辈或僻处边疆,或灭亡在即,唯一还能对李唐构成威胁的就是杜伏威了。
杜伏威自然明白李世民的用意,心中十分不安,担心成为李唐下一个进攻目标。为免嫌疑,杜索性上书李渊,请求入朝。
李渊收到报告后自然高兴,批准杜伏威入朝,于是杜将江淮军交给义子王雄诞,自己带了少数亲信于当年七月到长安朝见李渊。
杜伏威的主动献忠心让李渊很是满意,同时也是为了在天下人面前做个样子,李渊加封杜为太子太保,位在齐王元吉之上。
但他们却将同样是江淮军的创始人,辅公佑给忘了。这不,杜伏威是离开了,但辅公佑还牢牢掌握着江南半壁江山的军政大权。
辅公祏毕竟不是甘心雌伏的人,杜伏威一走,他就和左游仙密谋发动兵变。
辅公祏唯一的障碍就是王雄诞,王是杜伏威的义子和最宠爱的大将,绝对忠于杜伏威,王手握江淮军军权,不除掉他兵变就不可能成功。
辅于是使出反间计,伪造了杜伏威的笔迹写信给王雄诞,信中无缘无故地责备王雄诞有贰心。
王雄诞为避嫌,就在家中休养。但之后辅公佑又伪造杜伏威亲笔信,说他在长安收到虐待,要他和辅公佑一起起兵反唐。
到了这时,就是傻子也明白自己被骗了,但大势已去,只能徒呼奈何!王雄诞尽忠于杜伏威,严词拒绝了辅公祏的劝降,终被辅公佑杀害。
自己的旧部造反,杜伏威在长安的日子自然可以想象,历史中倒也没有记载李渊是否因此而怪罪或处分杜伏威,但寄人篱下如坐针毡的滋味恐怕是免不了的。
武德七年二月,杜伏威在长安暴卒,死因不明。史书记载是杜伏威好长生药,误服云母中毒而死,只怕中毒是有的,但如何中的毒就很难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