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安南问题(下)(1 / 2)

加入书签

 朱瞻基无法理解黄福的痛苦,见黄福一直沉默无语,以为自己的观点又被黄福认为离经叛道了,不由得皱起了眉头。</p>

好在黄福没有让他等太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黄福躬身郑重的对着朱瞻基行了一礼,问道:“太子殿下将来置名教于何地?”</p>

“安南问题与儒家有何关系?”朱瞻基反问。</p>

朱瞻基知道自己推行实学,早晚会与儒家正面碰撞,只是不想这么早就把盖子掀开。</p>

黄福是绝顶聪明之人,朱瞻基重视实学即使不对儒家打压,也会对儒家造成剧烈的冲击,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早晚会不复存在。</p>

“安南问题只是小事,只要朝廷应对得当,安南就大乱不起来,我名教的教化还是能深入人心的。不过太子推行实学是想以实学替代儒学吗?”</p>

“儒学就这么没有自信吗?若是任何一种新学说都能动摇儒学的地位,在孤看来这儒学不学也罢。先秦诸子为什么能够百家争鸣,就是能够各抒己见,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让自家的学问更进一步,固步自封只能让儒学自己走向没落。</p>

想想吧!从儒学出现到现在,除了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提出了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后人到现在还在嚼人家嚼过的骨头,顶多就是如朱子一般往里面加一点佐料。</p>

再说孤从来也没想过把儒学踢出去,作为国学儒学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大一统观念就很适合我大明的国情。</p>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儒家根本就没有想到,醉心于实学之人对当官根本就没有兴趣,他们兴趣在于发明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物质条件,他们根本不会跟儒家竞争朝堂。”</p>

朱瞻基的话让黄福如梦方醒,对啊!学了实学之人也不一定就进入官场,这完全是两个方向。名教何必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p>

“殿下之言如醍醐灌顶,让臣茅塞顿开,是臣着相了。”</p>

“关心则乱嘛!后乐公也是为儒学的未来着想。”</p>

黄福老脸一红,他心里清楚儒家弟子在这位小爷的眼里除了嘴炮无敌,其他的一无是处。</p>

就像自己这样的干吏也与儒家毫无关系,那是多年爬摸滚打练就的经验。名教子弟只喜空谈而不能扎根基层,大多数的进士出身的正印官没有师爷的帮衬连位子都坐不稳。</p>

基本上都会被乡绅胥吏架空而不自知,等到缓过神来早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p>

既然太子殿下并没有将儒家一棍子打死的心思,自己还纠结儒家能不能继续辉煌下去干什么,已经辉煌了千年,未来如何只要殿下不刻意打压,儒家竞争不过别的学说,只能说儒家落伍于时代了。</p>

想明白这一点的黄福顿感一身轻松,冲着朱瞻基抱拳行礼道:“殿下!掌控安南还有一大隐患就是我大明汉人比例太低,为了长治久安,必须改变安南的人口比例。</p>

可是我大明百姓重土安迁,想要让百姓迁徙至安南不动硬的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