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阿拉伯骑兵(1 / 2)

加入书签

 阳春三月,春风掠过平原,

为平原铺上一层中国与罗马的锦缎。

初夏,一颗颗五彩缤纷的珍珠,

撒向果园,这大地的新人,

水仙头顶是否仍戴着王冠,

王冠上晶莹的珍珠衬以黄金托盘……

---------阿布·穆因·纳西尔·胡斯劳:《啊!呼罗珊》

公元708年大唐景龙二年伊斯兰历89年

三月

一种淡淡的绿色,就像一种淡淡的忧伤,沿着河水向着远方延展,不知道哪里是它们的尽头,脚下的草,经常出现在视野里,有时是路边不经意的几棵,有时是一望无垠的绿,这种平凡却顽强的小生命,就像这条丝路上往来不止的商人们一样,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面对着一切。

阿姆河,在大唐官方的典籍中被称为乌浒河,此时是大食和昭武九国的自然分界线,也是阿拉伯语和突厥语的天然分水岭,过了这条河,就是正式进入了阿拉伯人控制的地盘了。

商队已经抵达了乌浒河边了,经过了大半天的旅行,越儿和段英决定让商队停下来歇息片刻,再渡河西进。

人和马匹、骆驼都在河边开始饮水,并无什么先后,乱烘烘的,好不热闹。

越儿洗了一把脸后,迅速地扫视整个商队,脚夫们在照应着骆驼和货物,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虽然队伍里少了那两个一直很重要的身影,越儿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已经逐渐习惯了一个商队首领的职务了,重要的是,她有段英这么好的副手,还有胡杨这样的靠山。

胡爷爷,对了,越儿赶紧走向另一边正在晒太阳的胡杨。

“爷爷,怎么样,还好吧?”越儿很关切地询问老人。

胡杨笑眯眯地捋着胡须,“越儿,我很好,这点路不算什么,你放心好了。”

越儿点了点头,看着脚下的青草,从出长安就看到这不起眼的青草了,从长安一直追随她到了这异国他乡,远处,依然是没有边际的荒草,和她不离不弃的,还有那些伙伴,从长安来的伙伴,从河西来的伙伴,从撒马尔罕来的伙伴。

“越儿,过了乌浒河,我们就离开突厥地,进入大食人控制的地区了,大家应该特别注意。”胡杨刚才还在微笑的脸上,此刻挂上了一层忧郁,前途未卜的旅程,怎不让他忧虑呢。但既然已经踏上了这西行的路,就该放下所有的忧虑,再说,不管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

看着流淌的河水,越儿不禁想起来了去年在甘州城外的黑水河边,那对熟悉的身影,还有一个许诺了却未曾兑现的婚礼,想着想着,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突然,河对岸出现了一阵烟尘,负责观察的康风赶紧来汇报,“娜娜!娜娜!是阿拉伯人的骑兵!怎么办?”

商队立刻开始紧张起来,脚夫们赶紧拉起骆驼,程二牛和王长齐等人都把手放到了武器上面。

越儿和段英对看了一眼,“不要慌,我们看他们是什么目的。”

那队骑兵很快就赶到了河边,领队的是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三十多岁的男人,看样子是个小军官,头戴着阿拉伯的头巾,身上是披风,挎着弯刀,背着弓箭。

“你们是从撒马尔罕来的商队吗?”那军官在马上,隔河大声问到。

“是的,我们是从撒马尔罕来的,”越儿站了出来,同样朗声用阿拉伯语言回答他。

那军官见到越儿大喜,又听她用阿拉伯语说话,虽然有些生硬,不熟练,但还能明白她的意思,“请问,您就是撒马尔罕的娜娜吗?”

“正是,”越儿站在河边,天空中一声尖啸,那只小鹰飞扑而下,一下子站到了她的肩头上。

那军官一听,赶紧对后面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什么,于是整个骑兵小队的人都从马上跳了下来,把马缰绳牵在手里,态度很恭敬。

“娜娜小姐,我们奉古太白将军的命令,在这里迎接你和你的商队多日了,现在,请你们过河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