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为汉人留一份元气(1 / 2)
出馊主意的杜模被打一顿,也算“罪有应得”。
羊祜听杜模讲出了几分道理,气也出了大半,再打下去,不仅赵广不答应,京兆杜家也不答应,杜家现在就指望着杜模这条线攀上汉国高枝呢。
“羊兄,张兄,你们的话,我一定带到。”杜模见羊祜终于松口,也是喜不自禁。只要能为赵广、羊祜、张华见面牵上线,他杜模这一次出使洛阳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大半。
至于后面如何说服兄长杜预的事,反正杜预在孟津渡口已有留言,只要再推一把就行。
羊祜要面谈。
赵广从风尘仆仆回来的杜模处得悉这一消息,心中不由大喜。
后三国时期,与前三国时期厉害人物一个接一个出现不同,真正排得上号的名将少之又少,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口的急剧减少。
魏蜀吴三国打生打死几十年,谁也灭不了谁,同时,战争期间又是瘟疫横行,仅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瘟疫,就有记载魏国人口锐减大半。
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有文记录:“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从这一段文字来看,疾没者,十室九空,不仅是黎民百姓病死者众,就连上层官员、贵族也不例外。
“建安七子”之中,除阮瑀、孔融二人早亡,馀者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皆死,曹魏的重臣王粲、司马朗一样,跟着曹操到居巢军中视察,结果均死在了前线。
这还只是魏国一方,吴国的支柱鲁肃按史书记载,也是病亡于这一段时间,虽然没有直接说与瘟疫有关,但从史料的前后记载来看,病因八九不离十。
人都死的差不多了。
人才自然就少了。
这也是赵广在汉国求贤若渴的原因所在。
汉人的精英一个又一个的消耗于内斗之中,而皮糙肉厚的胡人却在不断的壮大,尤其是在北方的幽冀青三州,胡人做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胡族的生息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都要超过农耕的汉人甚多,这种趋势也不是赵广和刘渊之间的一、二次战事就能扭转的。
其实,按赵广的推断,当年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分而治之,就是看到了这种汉胡矛盾的苗头,曹操这一分化政策的后续,应该就是逐步将胡人转化为汉人。
只可惜,曹丕的眼界比曹操要差了甚多。
魏文帝一上台,就改变了曹操对匈奴的严控政策,朝廷派去监督的监军,在匈奴人的糖衣炮弹面前,一个个成为胡虏的代言人。
招揽不到现成的人才,靠自己一步步培养,这种方法不是不行。
但从效率来看,肯定不如前者来得快。
汉国这边,唯一能够代替赵广坐镇的,仅有一个姜维,赵广还把老将军当宝贝一样,万般爱护,舍不得往死里用。
最近一、二年,新汉的局面已经稳定下来,姜维快接近七旬,年纪上足够老了,留在长安的姜维更多的乐趣,也放在了含饴弄曾孙上,对国事放下了不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