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冒充(2 / 2)
“没有由头我们就找由头啊,也不用直接说是为了调查是否存在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情况,只说是收集学生资料,留存档案,不就可以了吗?”</p>
孟悠悠早就想好了,只不过这样做需要校领导们同意才行,毕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人手不够,可以考虑从学生中抽调,很多人能力都很强,正好可以给他们锻炼的机会。”</p>
陆乔年沉默了好一会儿,“这事让我再想想,看看到底怎么做才合适。”</p>
兹事体大,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决定的,贸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能想到万全之策,直接去和领导们说这事,显然是不合适的。</p>
一直到了要考察的小学,他都没有再说话,下了车,看了看学校的招牌,“你们多看多听,有什么问题可以回头再讨论。”</p>
这是要他们少说话了,孟悠悠点了点头,跟着他走进去,这个年代的小学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一两栋教学楼,外加个厕所啥的就是全部了,至于初中高中,也是大差不差,最多再多一栋宿舍楼和食堂而已。</p>
像后世的大型操场、图书馆、各种体育活动中心,在这里压根连影子都见不着,所以一路看下来,孟悠悠越发的觉得他们国家这几十年时间里发展得真是迅速,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了。</p>
参观完市里的学校,然后又去了b市周围的农村学校,最后陆乔年还带着他们去了邻市,花了三四天时间,看了一圈下来,每个人内心都非常沉重。</p>
没办法,读书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刚开始在b市参观那些学校的时候,他们还能说说笑笑的,可是越是到后来,他们越是能感受到这种差距之大。</p>
b市周围的农村学校尚且如此,那么其他那些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下的农村学校呢?</p>
“你们怎么看?”</p>
坐上回程的汽车的时候,陆乔年的视线扫了一圈,开口道。</p>
每个人都在说着自己的意见,大差不差都要发展教育,唯独到了孟悠悠这里,她首先提到的是经济。</p>
“我国的教育现状摆在那里,谁都能看得到,难道有人不想要它发展得更好一点吗?或者说是有人刻意阻拦了它的发展吗?”</p>
“没有,都没有,我们国家需要人才,各种各样的人才,接受高等教育的是人才,掌握普通技术水平的同样是人才,国家的运转缺不了任何一方面。”</p>
“可是人才从哪里来?学校培养的能力就那么大,没有好的待遇就不能留住能力出众的教师,看不出出头之路家长们就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所以越是到高年级,学生数就越少,因为孩子长大了,留在家多少能帮着干活,他们意识不到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当然了,也不一定是意识不到,更可能是家里太穷了,读不起书交不上学费,他们没办法坚持那么多年苦等一个可能存在的机会。”</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