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阴沉木龙凤棺(1 / 2)
万劫门,逆死生,暗屠戮,血刀狞。
弥勒园,渡劫难,归真元,竞幽冥。
行至一处开阔的地带,一块刻有上述碑文的巨石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一见到那块巨石,我不禁想起了用来布置三星捧月的那三座小山,只是眼前的这块巨石比起那三座小山还要高出许多。它桀骜不驯的立在那里,周围没有任何建筑,也没有任何树木花草之类,乍一望去有些凄凉,又有一种舍我其谁高高在上的感觉。
偌大的一处开阔之地,除了这块巨石之外再无他物。如果说这是一块界碑,那它所矗立的地方确实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通常的界碑一般都是在入口之处,但在这块巨石的周围却没有任何类似入口的地方。
远远的望着那块巨石,我们没有贸然前行。眼前的十几步距离,或许就是一块踏之即裂的薄冰,亦或许就是一个布满了尖刺的陷阱。
“进来吧。”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张老鬼从那巨石的背后慢慢的走了出来。
再次见到张老鬼,他看起来似乎比以前老了许多。虽是一袭青衫,但却掩饰不了佝偻着的身子,眼神中的那种锐气,也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说第一次见他时是“老骥伏枥”,那这次见他则就是“风蚀残年”了。那张爬满皱纹的脸上,不知因何多了一层淡淡哀伤。
“这里是禅盗修行的地方,没有机关,只有人。”张老鬼话中带话的说了一声,转身消失在了那块巨石后面。
略一犹豫,我们踏入了那片开阔之地。
巨石的后面有一个一人多高的洞口,洞口幽深,倾斜着通往下方。沿着台阶而下,我感觉就像是在一座墓室的过道上行走。虽然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盏油灯,但那一盏盏昏黄的灯光不但没有减轻这通道里的阴森反而使其增添了几分若即若离的黄泉路的感觉。
通道很深,但却很直,几乎是笔直的由洞口通了下来。一路之上我们并没有发现张老鬼的影子,这或多或少的让我心里起了几分疑虑。
走了十余分钟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这通道的尽头,也进入了这“墓室”的主殿。
主殿很大,面积差不多是那个“小囚天”的两倍。东西南北四个角落里分别垒有一座一丈多高的石台,每个石台上面都升腾着一股熊熊的火焰,像是一个巨大的火炉。墙壁上的青砖巧妙的组合成了一尊尊罗汉神像,除去与通道连接的一面,其余三面墙壁各有六尊,不多不少正好十八罗汉。墙壁下面连着的地面镶了一圈两米见方的巨石,在这一圈巨石的里面是一幅巨大的象棋棋盘,棋盘上散落着十余颗以整块石头打磨而成的直径半米左右厚约二十公分的棋子,看样子好像是一幅残局。靠着与通道连接的那面墙壁,三具棺材头尾相接一字排开。第一副棺材似是木质,通身漆黑锃亮,棺身上面绘有一条腾云驾雾的金色巨龙。中间一副棺材似是以青石雕成,暗淡无光,棺身上面没有半点图案。最后一副棺材亦是木质,虽然打磨的也算光滑但却毫无半点油漆,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木材的原貌。在这副棺材的棺身上有一只以丹砂绘就的凤凰,凤凰含胸振翅,似是重生。
“阴沉木龙凤棺?”盯着那三副棺材看了一会儿,阿匪表情复杂的说了一句。
“阴沉木?”我很纳闷说出这棺材蹊跷的人是阿匪而不是精通易数的古灵。
“阴沉又称乌龙木、乌木、沉木、炭化木、东方神木等。阴沉木的形成历史久远,据相关资料记载:远古时期,在原始森林中生长了百年千年的名贵古木,由于遭受到突如其来的重大地理、气象变化如地震、山洪、雷击、台风等,有的被深埋于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有的被埋藏在缺氧的阴暗地层之中,时间长达数千年,甚至几万年。它们历经激流冲刷、泥石碾压、鱼啄蟹栖,以致形状各异,姿态万千。被大自然千年磨蚀造化,阴沉木兼备了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其质地坚实厚重,色彩乌黑华贵,断面柔滑细腻,且木质油性大、耐潮、有香味,万年不腐不朽、不怕虫蛀,浑然天成。古籍中记载个别树种还具有药用价值。它集‘瘦、透、漏、皱’的特性于一身,享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的美誉。
阴沉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民谚。在古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阴沉木家具及出自阴沉木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历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阴沉木更成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木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致使阴沉木更加稀少。民国时的窃国大盗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登基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但为了显示曾有过帝王身份,其家人费尽心思,耗费大量家财四处寻觅阴沉木,最终为其拼了一副棺木。由此可见,阴沉木确为希世罕见之物,真个千金易得,一木难求。”
“你是说,眼前这三副棺材的材质是阴沉木?”古灵问道。
“绘有龙和凤的那两副是,中间那副我看不出名堂,但我觉的中间那副似乎比两边那两副更有分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