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包子和火花(1 / 2)

加入书签

 两天之后,又有一艘集装箱轮靠岸,为孙季初运来了另一套超精密的机床和一系列的高精度的科研设备,这些是孙季初为自己的公司准备的,这次转运依然是借用军方的力量,只不过孙季初的那位马叔叔,却没有如上次一般登门拜访,也没有提如何的要求,他们之间的交集似乎被分离了,一切似乎都平静了,似乎是的。

对于这到底是真正的平静还是那暗流汹涌的掩饰,孙季初没有去探究,也没法探究,他只是在一步一步的增强自己,一步一步的向着远方追逐着,在这个世界中,只有那真真切切的实力才是那最为可靠的,有了实力,我们也就有了说话的权利和决断的威严。

所以当你因前路而迷惑的时候,充实一下自己是那最简单也是那最实际的,那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

设备有了,人也快有了,钱更不缺,只要园区的建设完成,那么他在国内的科研基地就算立了起来,在花个几年的时间,利用自己对未来科研走向的了解,一步一步的引导公司的研究,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有一大批的科研成果出来,到时候自己也就真正的站稳了脚跟,立于华夏展望世界,金钱和权势也就唾手可得。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必须克服那一切。

而首先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那园区的建设速度,工程的进度还是太慢了,甚至间接影响到。

对于一个高科技的研发企业来说,最为关键的因素有三个,人才、设备、资金,这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的条件,现在孙季初不缺资金不缺设备,他缺的只是人,最为关键的人。

通过军方的关系,他已经成功的交换到一批科研院所的小研究员,大多是有着几年工作经验,人数和质量都还不错,这些人确定是被交换要来的,也算孙季初目前为止最为重要的成果,但他最为看重的那批出国人才形势却有点不大乐观,这些人大多是好不容易下了决心出国的,他们并不愿意因为一番言辞就改变主意,国内的情况他们大多是了解的,他们并不相信那些劝言,他们依然是要坚持到国外去,至少从摸底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这下孙季初可就有些着急了,没有这些青年的科研骨干,单靠那些刚入门的小研究员他设想中的科研基地要正式的开花结果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这些人必须要留下来,不需要很多,有个三四百人就够了,以这些人为引子,带动那些小研究员,不出几年他就能建立一整套循环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孙季初老早就计划好的,这些人必须要留下来,孙季初的心中有了决断。

可到底要怎么样留下这批人呢?这些人到国外去,大多是看重国外相对宽松的研究环境,还有那先进的仪器和那不菲的薪资,这些条件孙季初都能提供,军方的那些上门劝说的人也说过,但这些立志要出国的人却是不相信的,因为他们了解国内的情况,他们不相信国内能够提供给他们这样的条件,空口白话是很难说服这些“意志坚定”者们的。

所以现在孙季初要想真的留下这批人,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只需要让他们相信,相信那些他们眼中的“谎言”是真实的,不是那欺骗的,那么就能留下一部分人。

为此,孙季初一方面请动那马主任将这些人的出国手续往后拖,不需要多长时间,只需要拖个两三个月,为自己的赢得一段时间,另一方面他大大加快了工地的建设速度,有什么能够比那实实在在的真实更加能说服人的,只需要让他们看看那宽广漂亮的园区,看看那精密的研究设备,再拿出足够的诚意,相信应该有很大一部分人会留下来的,这毕竟是他们的祖国,是他们的家啊!

工地的建设速度被加快了,老兵们被动员起来了,那些往昔的热烈如火的激情被重新点燃了,每个人都投入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节假日完全没有了,所有的空闲都被挤压着,所有的人被重新分配组合,责任被细分到每一个人身上,一天三班,每班八个小时,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机器不停轮流换班,每个人都像陀螺一般转动着,一切似乎似乎都在时间的压迫下加着油。

天还未大亮,那老式的机械闹钟非常准时的吵闹了起来,惊起了那睡梦中的人,唤起了闲适的心灵,拉起了那生活里的序幕,时间到了。

叶子强在那铃声响起的第一时间清醒过来,他有些费力的指挥着身体爬了起来,他很累,却不得不爬起来,他该去工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