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危机就在眼前(1 / 2)

加入书签

 “从太宗带领我们对外用兵以来,我们唐军战必胜,攻必取……太宗征辽东的那场仗,你参加了没有?”

“要说灭掉敌国,恐怕要数苏定方将军吧,灭西突厥那一仗,苏将军为我军先锋,趁风雪突入颉利牙帐……”

苏大为在帐中静静听着,一帮大唐将军们谈天说地,说起来都是大唐战国赫赫。

不过,苏大为在其中,也明显听出一些分别。

像苏定方、程知节这种,都是凭军功一步步爬上来的将军,他们代表的自然是寒门。

而像王文度还有一些将军,明显举止雍容,透着一种贵族式的优雅。

这些将领的出身,大多都有关陇贵族背景。

此外,在军帐中,还有第三类人,那便是一些“归化”的异族将领。

比如折冲都尉李谨行,虽然起的是中原名字,但实际上却是靺鞨人。

其父是蓍国公“突地稽”。

这名字有些怪异,苏大为是后来问了一起随军的程处嗣和苏庆节,才知道原由。

突地稽原来是靺鞨酋长,隋末时率其属千余人内附,居营州,授金紫光实录大夫、辽西太守。

武德初年,奉朝贡,高祖李渊以其部为燕州,授总管。

刘黑闼叛乱时,突地稽上书秦王李世民,参与战事,后因战功封国公,徒部居昌平。

总之因为父亲这层关系,李谨行很早便参军,而且此人相貌伟岸,武力绝人,性格也豪爽,谈起军阵之事,头头是道,苏大为对他倒是高看一眼。

不过,做为异族将领,苏大为察觉他与帐中其他将领,还是有些隔阂。

这和苏大为想像中的有些不一样。

原本受后世一些信息影响,他以为大唐内各族都是相处和睦,亲如一家。

在长安城内或许是这样,但是在唐军中,并没有那么简单。

军队里,还是个论资排辈的地方,除了军功,出身背景,还是有些影响。

只不过现在这些影响还不那么明显,若非苏大为观察仔细,也不会发现。

“大总管!”

正在苏大为耐心烧肉时,突然听到身旁一声喊。

转头看去,刚好看到身材高大雄壮的李谨行自人群中站起身,向满嘴油光,吃得不亦乐乎的程知节行叉手礼道:“大总管,在下有事请教。”

程知节正在啃肉的动作微微一滞,继尔狠狠咀嚼了几口,抬头冲李谨行瞪眼道:“你小子想说什么?”

“大总管,此次征突厥事关重大,战机稍纵即逝,为何大军行进如此迟缓,每日耗费钱粮无数,这样下去,还如何……”

“放肆!”

程知节大怒,扬手将手里啃了半截的骨头,狠狠掷在李谨行身上:“你小子懂个屁,是你懂打仗还是我老程懂?给我退下去!”

“总管……”

李谨行还想申辩,忽觉旁边有人在拉自己衣角。

眼角一瞥,发现是苏大为。

对于苏大为,他的感觉一直比较迷惑,据说此人之前为不良帅,在长安倒是破过好几桩案子,有些名头。

但据他了解,这苏大为也就是寒门良家子,家里好像并无军中背景,一个不良帅,怎么混进此次征西突厥之战了?

不过看苏大为对自己比较亲善,他也没在这事上多打听。

谁还没点秘密在身上。

他本来今天是憋了许多话,想要献计于大总管程知节,但是被苏大为这么一打断,略犹豫了一下,终于熄了争辩的心思,向程知节拱了拱手,满面羞红的走出帐外。

见李谨行被赶出去,帐内还有些其他异族的将领脸上都有些不太自然。

程知节目光一扫,哈哈大笑着,抓起桌上的大碗,咕嘟嘟灌了几大口茶水。

胡乱抹了抹下颔和胡须上的水珠,程知节在苏大为身上扫了一眼。

刚才苏大为的小动作可没逃过他的眼睛。

双手按着桌案,程知节俯身笑道:“一个小小的都尉哪懂用兵之道,自从跟了太宗,咱老程战必胜,攻必取,哪场仗不赢的漂亮?今次征突厥,大家都把心放在肚皮里。”

见众人容色稍缓,程知节继续吹嘘道:“贞观四年,卫国公领十万军北伐东突厥,那一战,苏定方将军为前锋,一战灭了东突厥,擒颉利可汗回长安,可谓痛快!

贞观八年,太宗派卫国公李靖、侯君集率数万军攻吐谷浑,吐谷浑大败,原来的可汗逃亡,我们另立了新可汗。

贞观十三年,太宗派侯君集、薛万彻灭了高昌国。

贞观十九年,太宗率领众将打高句丽,一路势如破竹,后来遇冬而还,班师途中李勣、李道宗和薛万彻顺路又灭了薛延陀。”

说到这里,程知节用力拍了一把大腿:“跟着大唐打仗,大家都能捞到军功,钱财女子,唾手可得,还担心个鸟啊!”

大帐内,轰然大笑,气氛一时热烈起来。

苏大为不知为什么,看着沉默不语的苏定方,陪着大笑的王文度,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军帐内,大唐各位名将,各位将军们继续吃喝着,高谈阔论。

苏大为悄然走出军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