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定策江南(2 / 2)

加入书签

可变乱等不得。

杨广只得约束各州县官吏严查境内士庶的言行动作,勿使乱民有谋反的机会。

这与施恩江南的政策又产生了背离。

严刑峻法只得压制江南士庶的行为,压制不住对方动的心。这样不仅不能彻底安抚江南,反而使得江南士庶与朝廷的关系变得更差。杨广要拉拢江南世家大族的想法也会落空。

在黄明远看来,杨广对于局势过度焦虑了,今年江南的动乱频发是有原因的。年初杨广裁撤了大批的总管府,实际上也导致很多地方军队被裁撤。没有军队的支持,朝是对江南的控制大大的削弱。而地方府兵大多都出本地,又多有江南士庶渗透,根本不能成为朝廷镇压南方动乱的依靠。因此这些江南势力找到机会,也便越发冒头,企图试探朝廷的底线。

杨广对此没有办法,便招黄明远问策。

南方动乱的直接原因是朝廷废除总管制导致中央政府对江南地方控制力的减弱。而南陈造反组织万安堂又趁机兴风作浪,这动乱也便随之而生。

黄明远也没有好办法,虽然杨广在积极拉拢江南世家,但这需要时间。同时朝廷也不能对江南的反叛势力有所低头,因此这就使得各地州县陷入了一个困境。

黄明远只好建议杨广,江南府兵多不足用,不若在江淮地区,置数名讨捕大使,并调集数支队伍,专司剿匪一事。这些军队与江南各世家别无牵扯,其本又只担负剿匪职责,军队人数只有数千到万人,并不会成为新的隐患。而且有这些讨捕军,子可以直接将命令下到地方,也能震慑江南的不臣势力。

杨广也意识到自己在废除总管制的事上步子迈的有些快。南方大批镇守地方的军队被裁撤,而单纯的刺史、县令又受当地势力掣肘,根本无法担负镇压地方的重任。一旦地方生乱,互不统属的各州县便陷入各自为战的地步。

杨广乃决定按照黄明远的建议,建立直接受朝廷指挥的讨捕军。

杨广的动作很快,毫不拖泥带水。这边刚确定方略,那边圣旨便出炉了。

因江南各地不稳,盗匪频生,朝廷拟置讨捕军,设讨捕大使,讨捕群匪,绥靖地方。各讨捕军每军约万人左右,由中央直属。

以原扬州总管府的部分裁撤军队建江东讨捕军,治所为吴州,管辖长江以南,浙江以西的地方;以原洪州总管府的部分裁撤军队建浙东讨捕军,治所为越州,管辖浙江以东包括闽越等地;以原寿州总管府的部分裁撤军队建江西讨捕军,治所为洪州,管辖江州以南到南岭之地;以原徐州总管府的部分裁撤军队建淮南讨捕军,治所为庐州,管辖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黄明远又表自己的旧部蔚州刺史欧彦为江东讨捕大使。

虽然江南世家排外,但朝廷有数万精锐部队入驻江南各地,料想再是脑袋发昏的人,势必也会想想造反的后果。

而这数万军队的入驻,不管将来大隋是不是会如历史上一样盛极而衰,料想江东地区也不会再像历史上那般迅速糜烂了。或许杨广逃到江都之后,还能握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