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太子失德(1 / 2)
杨坚故意试探道:“业隆,你觉得晋王领一军怎么样。”
柳述一愣,这晋王领一军,自然不可能是河西和幽州二军,只能领关西和河东的两军。可这两路,哪一路不是十余万大军。
这是致命地威胁啊。无论如何,决不能让杨广领军。
柳述马上说道:“圣人,晋王素来有人望,多立功勋,若是平日里自非不可。只是这次臣认为由杨相国和汉王领军更好。”
“为什么?”
“突厥人举倾国之力而南下,此生死存亡之秋也。兵者,国之大事也。大隋所求,务必求其稳也。晋王离开北地十年,对边地的情况早已生疏,贸然经手,能否打赢这场国战,尚是未知之数。若是误了战事,岂非不美。而且,杨相国统领灵州诸军多年,是大隋一柱,剥夺了杨相国权利而安排晋王领军,恐致杨相国不满。”
柳述这一状是告了杨广、杨素二人。既说了杨广的能力不足,又说了杨素的专权。即使未来杨广打赢了此战,柳述也可以告杨广早有异心,插手北地军队。否则你怎么解释这么短的时间内整合完部队的。
虽然杨坚知道柳述有私心,就是不想让杨广领军。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很对。
杨坚也是个名将,军旅生涯二十多年,军队里的龌龊他都懂。这也是他为什么对于是否让杨广领军这么慎重的原因。
关键是这场仗败不得。
杨广到底能不能得胜还是两说,至少不可能比长期统帅河东诸军的杨谅和能战善战的杨素成功率更高。现在正是双方大战的关键时刻,贸然撤了杨素的兵权,安排杨广,那把杨素置于何地。若是杨素起了异心,终是不好。
是废太子还是保证此战的胜利,杨坚也有些两难了。
而且杨坚也看到大隋的问题了。现在因为朝廷对北地形势的遮掩,大多数人对突厥人的实力,行军布置等等都不了解。一股过于乐观的风潮在长安弥漫,盲目的认为突厥人没什么实力,一战可胜。可突厥人是六十万大军,不是六十万只猪。
杨坚差一点都要被柳述说服了,只是要是不让杨广领军,自己预期的计划就要作废,太子之争恐怕还要拖得更久,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国家都不是好事。
杨坚心情不畅,遂放下政务,一个人在仁寿宫内闲逛。
时杨坚为避大兴城酷暑诏令天下,绘山川图以献,营建离宫。新宫建在长安西北三百余里的麟游县,镇头在“万迭青山但一川”的杜水之阳。东障童山、西临凤凰,南有石臼、北依碧城,天台山突兀川中,石骨棱棱,松柏满布。
总管修宫的杨素将此处建成了一个城池,内城以天台山为中心;冠山抗殿,绝壑为池,分岩竦阙,跨水架楹。其在三伏天,微风拂徐,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实为消夏之佳境。
杨坚晚年,性格多变,不愿呆在长安城中,而是日夜居于仁寿宫,仁寿宫也成为隋文帝晚年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
这次幸仁寿宫,除了独孤皇后和各位朝臣,太子杨勇也有幸跟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