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节 破局(1)(2 / 2)
李慢侯感慨。哪里的文明,属于沙漠绿洲文明,每一个绿洲只能支撑一个独立的城邦制国家。没有大江大河大草原这样的地形,是无法提供建立帝国的资源的。因此哪里的小国习惯了依附于别人,不管楼兰人、莎车人,还是什么游牧性质的葛逻禄、回鹘,都是如此。有大草原支撑的匈奴强盛的时候,他们依附于匈奴,突厥强盛的时候,他们依附于突厥。有大河平原支撑的中原文明强盛的时候,他们依附于汉朝,依附于唐朝。
大石征服这些城邦制国家很容易,但是通过他们壮大自己很难。大石本部就是那一万漠北草原士兵,到了西域,汇合了早前迁移到这里的一万六千帐契丹部落,后来还从西夏吸引了一些投靠的契丹人,总计不会超过四万帐。
以四万帐的人口,身处于一群回部民族的海洋中,大石还需要继续从东方汲取力量,才能在哪里壮大自己。
所以听说金人统治下,竟然还有两万多契丹人在抵抗,大石第一反应恐怕不是带着自己的四万帐实力远征东方,而是将这些人先聚集在他的帐下。
西域那个地方,很难壮大,但不壮大又很危险,不壮大自己,就只能跟其他绿洲文明一样,选择不断依附于各种强权,给别人提供金钱,换取安全。
大石肯定不想接受这种命运,但西域原本是有主人的,强盛的塞尔柱帝国,并没有衰落。大石要从塞尔柱人嘴里虎口夺食,单靠四万帐本部,是很难实现的。大石也拉拢了一些西域游牧民族,比如葛逻禄人,但真正的核心力量,只能是他带去的契丹人、草原人和汉人的混合部队。
帮助大石远征金国,宋国没有任何动机,但让两万多契丹人过境,宋国也没必要干涉。提出了一系列安全措施,比如不能携带武器,只能扮作商人等条件,萧塔不烟都答应了。
于是这些契丹人、燕云人,从曷懒甸和旅顺府,搭乘各种船只进入宋境,扮作商队,经过河西走廊进入西域。
契丹人的事情,李慢侯其实已经不是很关心了,因为他现在已经不需要契丹人作为盟友了,那些契丹人离间的作用也早就起到了。其实没有他们,女真人也不会信任契丹人,耶律余睹那些人发挥完作用后都被除掉,只要战场上遭遇困难,契丹人往往发挥不出战斗力来,早就离心离德了。
耶律大石似乎也不指望辽南的契丹人能成事,毕竟假如这些人真的成事了,对耶律大石也没什么好处,因为他们一旦做大,很可能不会承认耶律大石的皇权。
因此趁着这些人听命,吸收这些人的力量,对大石这种狠辣的人物来说,才是最优的选择。带走人的同时,耶律大石也承认了这些人,但没保留他们自封的官位,因为耶律大石在西域也建立了南北院制度,也有南北院大王。但封了相当级别的官职,封耶律破金为东京留守,东京道兵马都总管,要他收复辽东京;封萧灭女真为中京留守、兵马都总管,要他收复辽中京。
耶律大石还给他们带来了巨额资源,除了宋朝廷赏赐的上百万财物之外,大石从西域搜刮送来的财物就不下三百万贯,其中有大量黄金、玉石,以及玻璃器等奢侈品,在宋国变卖之后,将全部留给两留守。
汉人刘佶,耶律大石也没有忘记,封了他做旅顺府府尹,掌管旅顺府民政。
至于其他官职,则允许两留守自行安排。
而且承诺,每年都会送来大量财物,帮助这些辽南契丹人。
除了抽走人丁壮大自己之外,耶律大石做的还算地道。所以从两大王变两留守的两个契丹将领,也没有失落,反而接受了大石的顾虑,秣马厉兵,打算出兵伐金。
李慢侯还收到一个重要消息,女真内斗了。兀术从河北收兵回去之后,立刻联合已经成年的皇帝,将几个权臣除掉。其中的蒲鲁虎是去世的金太宗的嫡长子,以前就争过皇位,可惜在粘罕、宗干等人的妥协下,让完颜亶成为储君。可是幼子临朝,势必会形成权臣当道的格局,或者就是太后垂帘的现象,哪个都不够好。
粘罕、兀术领兵在外,辽南的兵马就主要在挞懒手里,蒲鲁虎则夺得相位,讹鲁观为东京留守,都是辽东的实权人物。历史上导致两人被诛杀的导火索是因为他们支持废除刘豫,因为认为刘豫是粘罕的人,打击刘豫就是削弱善于利用契丹、汉人的粘罕势力。废除刘豫兀术也支持,是兀术和挞懒联合出兵开封,将刘豫废除并带回辽东的。可是兀术不同意割让河南和陕西地给南宋。
但这一次,放弃土地是兀术支持的,结果兀术依然杀了两人。其实这就是权力之争,小皇帝要亲政,压在头顶的老权贵必须让路,所以联合一直被排挤在外的兀术势力。
挞懒侥幸逃过一劫,因为他功劳大,或者他有兵权。总之将他释放,并让他做行台尚书左丞相,镇守燕京。金史中说,挞懒到了燕京,更加骄横不法,还勾结金太宗儿子鹘懒谋反,最后事发,打算逃往南宋,被兀术追上诛杀。
这怎么看都像是编造的,挞懒是聪明人,他怎么可能斗争失败后,还骄横不法,还意图谋反?将他打发到燕京,更像是一场将他跟党羽分开,然后逐一击破的权术。挞懒真要谋反的话,怎么可能被发现后立马逃亡,而不是立刻起兵呢?
李慢侯现在收到的消息是,挞懒确实被放出金上京,到了燕京。然后就收不到消息了,很可能是被控制在燕京。
“我们得想办法救出挞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