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节 复辽(1)(2 / 2)
挞懒主和,为了促成和谈,在军前释放秦桧。当时挞懒在楚州征战,一直将秦桧带在身边出谋划策,挞懒军中许多檄文、劝降的文书,都是秦桧起草的。秦桧的尽心尽力,以及秦桧的主张,也让挞懒欣赏,试图通过放回秦桧,促成和谈。于是撤军前,给秦桧安排了一艘船,留下不少财物,让秦桧带着家人回宋国,结果秦桧的船在淮河涟水军附近被守军给拦截,秦桧自报身份,而他的名声很好,天下书生几乎都认识他,涟水军一个小书生听说过,向守军证明了秦桧是忠臣,秦桧就这么被送到杭州。
当时秦桧的行为太离奇,由于无法说自己是挞懒释放的,更不敢说之前一直留在挞懒军中效力,他扯了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谎言,说他是从燕北之地逃回来的。秦桧一个文人,带着一家人,还抢了一艘船,不远万里南下,这话肯定没人信。当时就有人指出秦桧是金人释放的奸细,范宗尹力保秦桧,加上还有其他一些官员证明秦桧的操守,赵构明知道秦桧有问题,也不加分辨的终止争议,让秦桧入朝为官。
赵构是一个十分仔细的人,历史上,柔福公主从北方逃回,陷于山东一带的土匪山寨,韩世清剿匪救出了她,送到杭州,当时大臣们分不清真假。赵构就找人仔细甄别,派了伺候过柔福公主母妃的太监冯益,派了柔福公主的闺房密友去分辨,最后亲自确认后,才认下了这个妹妹。之后还有一个人,听到柔福公主的例子,也想得到荣华富贵冒充公主,根本过不了这套程序,当即被拿下处死。
在之后的十年间,柔福公主一直以公主的身份生活在杭州,直到赵构生母韦氏被放回。韦氏指正柔福公主已经死了,现在的公主只是个冒牌货,连金国人都在笑话宋国。然后赵构就不顾经过严格程序验证了身份的柔福公主的真假,直接将公主处死。当时就有人怀疑,这是韦太后为了防止她在金国被侮辱的事实,而屈杀公主。因为一个普通人,装公主本来就很难成功,公主的气质是普通人没可能装出来的,即便有影后的演技,真的骗过了所有人的眼睛,但也不可能一装就是十年,一点马脚都没有。
面对一个对朝政没有任何影响的公主,赵构都会采取严格的手段去甄别,确认之后,当他母亲一面之词指责公主是假的,赵构立刻就能杀了公主。可对于秦桧这样一个疑点重重的重臣,赵构却能不加任何甄别,立刻委以重任。并在一年后就让秦桧当了宰相,这样的一个皇帝,绝对不是什么好人,但绝对不是什么昏君。而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
他能领会到挞懒送秦桧回来的目的,他接收到了这个信息,并且保住了秦桧,保住了这个信息沟通的渠道。
可惜即便有赵构支持,秦桧一时间也无法摆平南宋朝堂上的主战派;而另一边的挞懒,也因为各种原因,不敢继续坚持主和的主张。
和谈似乎走向了死胡同。
其中最大的变数,竟然就是李慢侯跨海击辽东的军事战略导致的。
李慢侯的态度,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一方面他的行为,让主战派叫好,另一方面,他已经公开表明他主张和谈的态度,又让主战派排斥他。他的主张让秦桧喜欢,他的行为,让秦桧头疼。
李慢侯越来越变成朝中的第三种立场,他坚持以打促和。和谈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打只是为了谈,打的狠,只是为了谈出一个更好的结果。
由于李慢侯心里有一套他自己能够自洽的逻辑,所以他的立场也很坚定。立场坚定的人,在面对不同立场的对手的时候,往往容易强硬。就像范宗尹,是一个主和派,而且是一个无条件主和的人,看似软弱,但态度强硬,为此敢于跟强势的西军集团对抗。最后不惜连李慢侯这个短期盟友都撕破脸。
反倒是秦桧,他也主和,但却没有坚定的立场,更能跟其他人合作。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秦桧主和,是因为主和能给他带来政治前途,范宗尹主和,只是因为主和是他的政治立场。一个把和谈看做目标,用尽手段去促成和谈,一个将和谈看做手段,通过和谈获取政治利益。
所以秦桧并没有一直坚定支持范宗尹,而是在范宗尹强势的跟皇帝斗争的时候,选择站在皇帝一边,因为最终只有皇帝才能给他政治利益,而不是什么政治见解。
同样的,秦桧发现李慢侯主和之后,他就开始拉拢李慢侯。在李慢侯请求分徐州封牛仲的时候,秦桧出了很大的力气,压制了陈规等坚决支持撤藩的官员。他希望他投之以木瓜,李慢侯能报之以琼瑶。
就在姜滑带兵纵掠辽东平原的夏季,秦桧派人来海州,希望李慢侯能从辽东撤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