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九十五章不同(2 / 2)
第二就是英语培训机构崛起,一方面,学习英语有了直接的利益,另一方面学习英语、包括出国,有了便捷的途径。”
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后,如果你熟练掌握英语,你就能进入外企工作,收入比公务员、国企职工、民营企业员工高很多。
九十年代的时候,在外企工作,收入高,有面子,还有很多出国的机会,是当时年轻人追求的理想工作。
比较早进入外企的中国员工很多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如果善于理财、投资,在工作十年之后基本实现财务自由。
1995年,中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还在200到300块钱之间。一个全额奖学金起码是每年2万美元。一个硕士起码2年,博士则是5年,简直是一笔匪夷所思的财富。
所以,英语培训学校成了普通人学习英语、争取拿奖学金出国留学的一个桥梁。
英语的培训学校犹如一个工厂,把一个普通的本科生打造成为留学生,很多人因此拿到了奖学金,彻底改变了命运。
90年代整个英语热有一种鲤鱼跳龙门的感觉,英语成了改变命运,获得成功的法宝。
大量年轻人,为了学习英语呕心沥血。有的人把GRE单词背了一百多遍,一本单词书已经翻到破破烂烂还在看、在读、在背;有的人考托福、GRE、雅思,考了几十次,还有的人为了出国倾家荡产。
在当时许多人眼中,幸福触手可及,幸福就是学习英语,考试成功。
而在美国,学生选择语种方面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拉丁语等,在语言方面,美国人学习的语言是多样性的,这样一来,就会多出来很多到其他国家交流学习的机会,而且各种语言学习得多了,对于文化方面也是产生了更多的多元化。
还有在美国不用教材的课是存在的,他们通常叫做家庭生活课。
这种课程内容包括缝纫,烹饪和增强自信心等等,他教给学生的是书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是作为一个人或者的必需,他教给学生如何生活。
这个和我们国家的技工学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却是不同的,美国人在学习了那些技能以后,就会获得专门的证件,今后工作的时候,用这样的一种证件就可以了,这个也是持证上岗的一种模式。
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当中,做工人或者是有某一种技术以后,他们的生活基本上能够达到衣食无忧的一种水平,而且,他们并不歧视体力劳动者。
这样的一种东西呢!是在中国这边不一样的,中国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种权利和金钱至上的一种坏思想。
这个时候,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想着当官,想着怎么去赚大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