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四十八章开始了(2 / 2)
1997年2月,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大量做空泰铢,借入泰铢并抛售。
2月14日,泰铢汇率跌至10年来最低点的1美元兑26.18泰铢。泰国央行进行了坚决反击,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入泰铢,同时提高短期利率,使投机资本的资金成本大幅提高。
在这两项措施的作用下,泰铢即期汇率很快得到稳定,泰国央行暂时打退了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但泰国方面也付出了代价:一方面,外汇储备被大量消耗;另一方面,高利率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银行和企业的坏账问题开始暴露。
国际炒家此役虽然遇挫,但他们由此断定,泰国政府会死守固定汇率却实力不足,从而坚定了攻击的决心。
关于事后广为诟病的死守固定汇率的问题,事实上早在1996年4月泰国央行就开始考虑放弃固定汇率,只是未付诸实施。
而此时,再放弃固定汇率似乎为时已晚:由于外债过高,如果泰铢贬值,必然使企业的负债升值而资产贬值,许多企业马上会变得资不抵债,进而导致银行坏账攀升甚至引发银行危机,泰铢贬值的宏观经济后果难以预计。
基于上述因素,再加上政局动荡,央行和财政部的负责人怕担责任,导致泰国在放弃固定汇率的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
国际炒家进一步逼近,把战场延伸到远期市场。早在1997年初,国际炒家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买美元卖泰铢的远期外汇交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分阶段抛空远期泰铢。而泰国对此还全然不知,仍在大量提供远期合约。
同年2、3月份,银行间市场上类似的远期外汇合约需求量激增,高达150亿美元。此举引发投资者纷纷效仿,忠信三井银行也参与到了其中,并且进一步把资金量进行了一定的放大。
到了5月中,国际炒家又开始在即期市场上大量抛售泰铢,至5月底,泰铢已下跌至1美元兑26.6泰铢的低点。
此时,泰国央行才开始反击:一是干预远期市场,大量卖出远期美元、买入泰铢;二是联合新加坡、香港和马来西亚货币当局干预即期市场,耗资100亿美元购入泰铢;三是严禁国内银行拆借泰铢给国际炒家;四是大幅提高隔夜拆借利率。
——————
此外,泰国政府还采取许多非常手段,包括威逼、利诱泰国的银行提供远期外汇合约的客户资料;扬言要打击刊登不利消息的媒体,并出动警察追踪发布负面新闻的人。但这一切为时已晚,泰铢已经落入炒家布好的圈套。
国际炒家针锋相对,在6月份继续出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对泰铢进行最后的扑杀,同时散布泰国已经黔驴技穷的消息。
一些外资银行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表示可以帮助投资者将外汇汇出泰国;泰国国内的贸易商也开始做出安排,加快将泰铢兑换成美元,加速了泰国外汇储备的消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