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机遇要抓住(1 / 2)

加入书签

 在东北这边,有着这样的顺口溜:“低指标,瓜菜代,吃的饱,饿的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南瓜北瓜,天天吃它,无油少盐,稀稀呱呱”。

在物质严重缺乏的时代,第一个感觉是饿!很多人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吃饭都成问题。

中国的人多,粮食虽然生产出来的也很多,但是,这些粮食却不够大家吃。

买东西光有钱还不行,还要票,什么布票,粮票,油票……

这个时代的基本上是一样,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

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的像个人样,穿的像个人样。

粮食问题因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再加上八三年的时候风调雨顺,全国上下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能够吃上饱饭,都能够在过年的时候吃上饺子了。

可是,衣服问题,却依然是一个大问题。

50——60年代有一种说法,那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个时候的人,身上穿着的衣服,基本上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补丁。

补丁的颜色也是千奇百怪,总之呢!衣服穿着不露,就已经是一件十分不错的事情了。

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对新衣服一直有着一种极度的渴望,他们都期盼着到过年的时候,能够换上一身新衣服。

他们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过年能够吃上一顿饺子,能够穿上一件新衣服。

是一件新衣服,而不是一套,也就是说,每到过年的时候,哪怕是能够拥有一件新的背心裤衩,那也是一种十分幸福的事情了。

在那个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年代,有这样的顺口溜:“日本产尿素,做成飘飘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但是那一代人似乎并不是把美把装饰穿在身上,而是把建设、革命、热情和理想这样一些简单而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

中山装、人民装、军服是他们的首选。

60年代的秋衣是一种类似于绒衣的一种东西,现在八零后九零后的人已经不知道秋衣是什么了,那个时候,有一套蓝色的秋衣,那是一种相当荣耀的事情。

秋衣是毛衣还不普遍时的替代品,基本只有一种款式:套头、大翻领,颜色也只有红色和蓝色两种,胸前要是印上“xx青年突击队”那就更威风了。

60年代人人爱“武装”无论大人小孩,几乎人人都有一套红卫兵装。

鲜艳夺目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人人都湮没在黑、深蓝、军装黄和白色的服装之中。

70年代则是一个转变,是一个大变革的年代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

这一年代也是中国服饰文化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时期,文革的结束,使人们对美的天然热爱和追求迅速苏醒,所以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

小白鞋白帆布运动鞋的别称,估计不少40岁以上的人对这三个字怀有强烈的怀旧情结,具有同等怀念价值的东西还有与小白鞋相匹配的白鞋粉。

而到了李忠信现在所处的80年代,才开始了色彩缤纷的时代。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