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滤镜太重(2 / 2)
除去饭食与住宿的钱,她一共领了三百七十文工钱。
虽然日常收入还存不下一半,但小日子过得倒是自在,虽然她现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呢。
现在她已经攒了一千三百七十文钱,即使不去做工,也够自己吃住好几日的,暂时不缺钱,也就不急着去做工,而是日常以赶路为主,遇到事情就干,遇不上就继续走着。
离开下口镇,薛琅静下一个目的地便是海塘城,中途得经过化良县,若不出意外,天黑前能到达。
话说今日已是十一月一日,她离家已近个把月,农忙也已过去,家里的番薯应该已经挖好种下了吧。
不过,之后要处理这么多番薯,此时大概又是忙碌的开始。
十几万亩地的番薯,要处理起来,既耗时间又耗人工,怕是得长期进行下去。
那么,薛家的番薯究竟如何了呢?
让我们来看看薛家这边怎样了。
十月二十日,所有雇工全都来薛家报到。
约八万的劳力,实际上有十多万人,这么多人,就薛家十几人以及学员们,根本管不过来。
因此,雇工们都由自己村子的里正等人管,按照自己村子所能提供的劳力承包番薯地。
至于薛家的长工,也是分成一批批,选人管理。
承包之后,那就是处理一亩地给多少银子,只要他们勤快些,就能早些完工,多出来的时间可以做下一份工,挣更多的钱。
相比起按日结算工钱,百姓们干活的积极性自然大增。
不仅平时干活卖力,上工也是早出晚归,午饭时间,更是统一派人去下面将属于自己村子份额的饭带过去,直接在田里吃完,好省些时间。
薛家人和学员们的任务,当然就是计算人工、分配任务,与这些村或是长工的的管理者们联络。
仅仅只做这些,他们日常也是忙碌的不行,几乎个个都连轴转。
而这段时间,薛家家里的一切活动都暂行停止,直到番薯种植完成。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薛玉河。
近十五万亩地的番薯,全都得处理成番薯面等成品后,才能交给郑家,这其中需要的工具数量也不是个小数目,像过去那样请人定制是远远不够的。
经过商量,薛家早早地就建了几个大作坊,请来大量工匠以及学徒,集体赶工,制作大量的番薯磨钵、番薯刨、细筛、木桶、谷梯、竹席等工具。
而这事儿当然是让会手艺活的薛玉河来管最合适。
制作这么多工具,材料费、人工费,又是一大笔支出。
也导致这段日子里,别看薛家啥都干得红红火火的,但其实,家中基本无甚银两存下来,都是挣多少就用多少,债务倒是存下了不少。
他们就等着将这批番薯卖出去之后,换银子还债了。
薛琳静大致算了算,即使这季的番薯全都卖掉,所得的银子也不够还债。
所以,薛琅静想要置办的义田、义学啥的,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了,因此江芊月也并未告诉众人她的打算。
这挖番薯、种番薯,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尤其是新温镇以及周边村镇的百姓,他们早已熟悉其中的流程。
因此,虽然地多人多,事情不少,但整个工程进行的也是有条不紊,并未出现太大的差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