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冰火两重天(2 / 2)

加入书签

眼下,京城的舆论全都被‘琮三少’的新吸引,正沉浸于节里,和猪脚一起种田发展呢,为此甚至讨论得火朝天,哪有心思理会其他?

此时,节已经到了猪脚寻到一个距离中原数千里之遥的巨大海岛,在此落脚定居下来。

接下来,就是各种各样的建设以及种田节,遇到麻烦解决麻烦,都是在新环境可能遭遇的实际况。

先是沿着海边良港建立定居点,而后以此为据点向外探索,迅速扩大控制区域。

期间用到了天文地理,农田水利还有土木建工之类的技术,迅速将居民点建设成城市,而后以城市为核心辐周围区域,开荒种地摘采水果,打渔打猎驱逐猛兽毒虫。

一步一个脚印,闷头大搞发展建设,短短数年时间便建成了数座中原标准的小城,开荒数十万亩,不仅彻底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还以眼可见速度发展富裕起来。

这些内容,都是贾琮结合现代所知常识,还有这时代的南方海商那打探到的信息,推演出来还是比较靠谱的。

可能预计的困难不足,但足以当做某些野心家的基础海岛攻略了,起码忠顺亲王就是相当郑重对待。

种田发展,看着一块蛮荒之地,在自己手里变成了人烟繁盛的繁华所在,那种依靠人力改天换地的壮阔,听起来相当的爽快。

节发展到这里,并没有因为一味的发展建设变得枯燥,反而有了别样的吸引力。

毕竟是,贾琮在这里肆意发挥,写出了不少于中原发展,大相径庭的路数。

比如教育,猪脚特别重视教育,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甚至以法令形式,要求所有跟随而来的军民子弟,只要年岁到了不分男女都得入学读书,不然就是违法。

海岛城市建设过程中,最先建设最好的建筑都是学堂,而不是官府衙门。

这样的行为,自然引起书迷的巨大争议。

有说好的,自然也有说不好的。

书迷们分成两派各抒己见,在各大书店推出的半月刊上吵的不可开交。

主要是普及教育这事,在封建时代十分敏感。

圣人之道,自然是教化天下!

可因为生产力和其他一些因素,知识成为统治阶级区分官民的工具,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普及教育。

就是中,猪脚手下一干文武小弟,也是不理解他如此作为的。

不过猪脚的解释,也叫他们无话可是,不管心中是什么想法,最后只得老实执行。

“若是跟随我到海外拼斗的军民子弟从小接受完整教育,长大以后便有了成为强者的可能!”

“咱们眼下的力量看起来强横,那是因为咱们拥有更加先进的知识体系,无论在哪方面都比海岛上的土著要强得多!”

“那咱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从此就可以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了吗?”

“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问题,可时间一长呢?”

“既然咱们可以乘船抵达这里,那其余拥有发达海船制造技术的势力和国家呢?”

“要是强敌从海上而来,咱们又缺乏足够的人口,按照中原那一门阀世家的手段运作,强者数量肯定少得可怜,拿什么和强敌拼?”

“若是跟随我前来这处海岛的百万军民,后辈子弟都能有接受教育,成为强者的机会,那咱们的基业就用不着担心会被外敌抢走!”

这一番话,说不上振聋发聩吧,起码暂时平息了猪脚手下高层的不满,一心一意将猪脚的普及教育政策推行下去。

而猪脚推广的普及教育,可不是中原之地已经成为主流的儒家教育,而是百家齐放的模式。

这一点,又一次引发了书迷群体的大讨论。

毕竟是儒家作为主流的时代,中的节确实有些‘大逆不道’的意思。

可猪脚依旧有话说……

“愿意跟随我前来外海拼搏的军民虽有百万,可放在偌大一个海岛上还是太少了,甚至只比岛上的土著多一点罢了!”

“咱们需要发展,土木建城,农田水利,医卜星相还有机关数术之类的人才都需要,单纯的依靠儒家学堂能够培养得出来么?”

“眼下咱们已经远离中土,除非将海岛上的土著当做自己人,不然在人力之上,还有人才数量上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

“到时候,总不能指望专修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去田地里干活,在工坊里做事,或者在荒郊野岭开挖水利工程,还有在医馆里治病救人吧,那不扯谈么?”

“咱们的学堂,自然不能只是教授四书五经,百家杂学都的成为学习科目,努力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

这一番话,说服了手下的一干小弟,也同时让某些有心人深深记在心上。

他们有心在海外建国,以后遭遇的事态和麻烦,可能和节上描述的差不多。

只要脑子没有问题,肯定清楚缺乏人口和缺乏人才,铁定将成为常态,在这样的况下一味模仿中原模式,那纯粹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