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辉煌的开端(2)(2 / 2)

加入书签

唯一能让杨震感觉到欣慰的是,他寻找军工工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杨震没有想到,他想寻找的人现居然就自己眼皮子底下,就这里解救的劳工。

这十几个劳工原是沈阳兵工厂的工人,后一名党员工人的带领下投奔了抗联,与抗联抽调出的部分干部、战士一起组建了十一军的兵工厂。

去年年底,大雪封山之前,为了摧毁抗联各部之唯一的兵工厂,日伪军调集三千多兵力,对兵工厂所的桦南、集贤交界的七星砬子地区展开大扫荡。

十一军主力随三路军西征,军长年初入苏后便失去踪迹,一直未归。留守部队又萝北被日伪军重兵合围之下全部牺牲后,已经失去一切援军的情况之下,被合围的兵力只有五十多人的兵工厂警卫部队与工人并没有屈服,利用险要地形顽强抗击日伪军的进攻。

日伪军久攻不下的情况之下,悍然施放毒气,使得警卫部队与工人除了战斗之牺牲的之外,全部毒昏迷被俘。兵工厂的设备虽然已经事先掩埋,但厂址却被彻底的破坏。

这些技术工人之所以存活下来,没有像警卫部队干部、战士那样被俘后被立即屠杀,是因为他们都是技术工人。而日军修建这个工事,无法使用通常作为技术工人的朝鲜人的情况之下,留下了一条命,被送到这里作为技术工人,严密监视使用。

有了几名工人作为骨干,又有了现成的机械设备以及大量的原材料与半成品,杨震的兵工厂很快便运转了起来。不过杨震并未将兵工厂放这个日军秘密仓库。而是将所有设备以及半成品都其转移到了青黑山的原始森林之。

小兴安岭的山地虽然不似南方喀斯特地貌山地山洞众多,但作为山区,总归还是有大量的山洞。经过整整三天的亲自苦心勘察,杨震青黑山摩天岭附近亲自选定了一处厂址。

那里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到处都是悬崖峭壁,与外界仅有一条狭窄的,便是连马车都无法通行。而且到处都是原始密林,植被茂密,隐蔽性极佳。

选定了厂址之后,杨震以快的速,将所有机械设备拆散之后与日军仓库之的半成品、原材料秘密运至那里。为了满足兵工厂的电力需要,杨震甚至将日军仓库之两台小型电机与一台手摇电机也运输到那里。甚至将缴获的堆积如山的汽油一半都运了过去。

为了以快的速将兵工厂建立起来,杨震不惜断了工兵团的训练,专门抽调了一批老骨干专门协助建立兵工厂。好那里的原始森里提供了足够多,也足够大的木材。本身又有一个大型的天然山洞。只用了半个月便可以投入运行。

为了保卫这个兵工厂的安全,杨震除了抽调有战斗力的两个连作为专门警卫部队之外,还从日军仓库之挑选了一部好的十五瓦电台与好的一个报务员。

转移兵工设备的同时,仓库之的物资也陆续开始转移。装备、弹药、被服、医药、粮食,除了留下部分备用之外,全部分散到小兴安岭的原始密林之。所有物资的转移行动,都是夜间进行。

运输部队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动用的都是老黑顶子秘营训练出来的老骨干,兵一律不用,做到了严格的保密。

储备物资的秘密地点以及兵工厂的具体地点,只有杨震与总指挥、李延平、郭炳勋等有限的几个人清楚。别说一般的干部、战士,便是几个团长都不清楚。那张标有具体位置的地图,杨震一直随身携带。

为了保护好这些物资不出现差错,不因为保管不善而损失,尤其是弹药、粮食和被服等怕受潮的物资,杨震几乎用光了这个日军仓库之的油布。

同时不可能留下部队保护的情况之下,为了避免被现还很多的野生动物破坏,这些物资储备地还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修缮。起码一个鼠害就需要进行严格的防范。

转移这些物资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极难。既要做到严格保密,又要做好预备物资储备地点的修缮工作,以免出现非战斗损失,又要争取短的时间之内完成,这个工作难可谓不小。

好杨震进占这里之时,这个日军战备仓库还没有后完工,各种物资与工具还是很充足的。杨震大量动用缴获的日军军车协助运输的情况之下,经过十几昼夜的努力,这些工作还是抢了月底之前完成。

当然像日军这种大规模的修建仓库是不可能的,杨震没有那么的劳动力,也没有那么多的钢筋混凝土。关键的是没有那么的时间。只能现有条件之下,可能的做好防护措施。

看着搬空了一多半的仓库,郭炳勋对杨震道:“司令员,只要这些物资掌握我们的手,我们今后就有了与日军硬碰硬的底气了。不说别的,就这些粮食与被服,就可以保证我们冬季不挨冻、不挨饿。”

对于郭炳勋的感慨,杨震微微点了点头道:“这人烟稀少、冬季气候恶劣的北满,我们的敌人不单单是日伪军。多的时候,我们还要与老天爷斗。”

“这里的冬季,零下三四十的酷寒对我们的威胁,甚至比日伪军还要大。饥饿与寒冷,可以说是我们,也是所有的抗日武装大的敌人。”

“去年冬天,抗联的很多部队不是被打垮的,是被冻垮、饿垮的。当初总指挥去老黑顶子秘营时的样子你还记得吗?零下三四十的酷寒,还穿着单衣那种感觉是什么滋味?为了部队今后的展与生存下去,这些物资必要保管好,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

郭炳勋点了点头道:“是啊,这些物资可以说就是部队的命根子。一旦有失,这地广人稀的北满,想要补充就相当的困难了。尤其日伪军严密封锁、控制之下。单单这数万件冬装,就很难解决。有了这些物资手,我们大致可以说的上后顾无忧了。”看无广告请到《网》

请分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