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退婚,初见(1 / 2)
盛平八年,七月初一,立秋。</p>
这天惠风和畅,天朗气清。</p>
离开淮阳县后的第十天,随着马车外来福的一句“少爷到了”,目的地京都已然近在眼前。</p>
秦亦掀开车帘,一座高大巍峨的城墙门楼屹立在前方,城墙外是一条宽约四五米的护城河,河水淙淙流淌,城门外,行人进进出出。</p>
待来福提交完路引,两人下车进城。</p>
对于在淮阳县生活了三年的秦亦来说,来京都无异于乡下人进城,车水马龙的青石长街上满是行人,沿街叫卖声此起彼伏,比淮阳县热闹不少。</p>
看着此情此景,秦亦的思绪却飘回了考研之后第一次站在燕京火车站前的一幕,似曾相识。</p>
“唉!”</p>
进城后的来福目不暇接,突然听到自家少爷长叹一声,好奇道:“少爷,你是不是想家了?我就说不该瞒着老爷夫人出来的吧?要不你给老爷写一封信说说咱们…”</p>
“有什么可说的?”</p>
“少爷,当初夫人让来福跟在你身边,除了平时护你周全,还叮嘱小的,倘若少爷遇到什么烦心事也可以说给我,帮你排忧解愁。”</p>
秦亦张了张嘴,最后叹了口气,欲言又止。</p>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p>
“少爷,你还会写诗呢?”</p>
来福挠了挠头,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p>
秦亦瞥他一眼:“我何时说过不会写诗?”</p>
“可你原来没写过呀!”</p>
“……”</p>
这三年来,秦亦确实没写(剽)过诗词,那是因为淮阳县的老百姓都知道他起不来,就算他写诗出了名,那也只是个起不来的才子。</p>
那有个屁用?</p>
现在来了京都,这种担忧不复存在,于是他便说了句大话:“那是我不想写!但凡我出手,灵州第一才子早就是我的了!”</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