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老剑(1 / 2)

加入书签

 三日后。

唐家铺子推出盐辣蜜饯的同时,云旗的云旗胜在门口开了个外卖窗。

专门卖德天阁授权的吃食,还添了新花样。

其中就有龙须酥,不过白拂听了范老大夫意见改了名字,叫银丝酥。

为了证明是正宗授权,云旗胜门口挂了个德天阁标志的布幡,和德天阁门口的布幡一模一样。

白拂不是没考虑过招新人让德天阁营业,但家里的酒精被黄家用光了,后续又接了黄家不少订单,酒精工坊忙不过来,便决定再缓些时日。

曹瓜氏早上出来摆摊,习惯性朝德天阁门口望了几眼。

此时德天阁门口没什么人,只多了个布幡,她也没在意。

只多看了几眼唐家铺子明显比以往多的人流,撇撇嘴,收回视线继续收拾她的小摊。

不多会儿,眼角余光瞅见有人又来德天阁门口转悠,她等了一会儿,那人离开时才喊了一嗓子。

“德天阁异曲同工,鸡蛋豆饼,物美价廉,欢迎品尝。”

以往她这么喊上一嗓子,那些慕名来德天阁却又碰壁的客人都会来瞧瞧。

然后在她热情推销下买上几份,可今日不知怎的,那人只是瞥了一眼,脚步反而加快,朝一条巷子走去。

这样的情况接二连三发生,曹瓜氏终是察觉到不对。

她放下手上的活,去德天阁门口瞅了瞅,她看到刚才那些人都是看了那布幡后走的,难不成有什么玄妙?

待她走近,才看到那布幡旁边还有个告示,首行是个大笑脸,她好奇走近瞧了瞧。

待看明白,顿时变了脸。

这是一副挂画,挂画上只出现两次文字,一个是德天阁招牌,一个是云旗胜招牌。

挂画上那一幅幅格子画都用图画表达意思,曹瓜氏这种大字不识的人也读懂了--

德天阁的吉祥四宝因食材珍贵,需要花心血栽培,铺子目前人手不足故暂不开门营业,即日起部分小食由云旗胜代卖。

简易小食包括蛋糕,冰糖...看到鸡蛋仔也出现清单里,曹瓜氏顿时如遭雷击。

自从她偷工减料后生意就差了很多,加上炒锅越来越流行,人们对她家炒豆丝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她的生意越来越差。

为了开源,她便想了这么个新主意。

一开始她还做得隐蔽,小心翼翼,也不敢开口吆喝。

后来德天阁一直不开门,她慢慢胆子大了,近水楼台先得月,捞了不少便宜。

再后来,为了突出她家鸡蛋豆饼物美价廉,开始话中带话地说德天阁价格太高,名不符其实...

看到曹瓜氏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垂头丧气回来,曹婆婆瞪她一眼。

“在门口喊还不够,还要去人门口摆摊不成?”

曹陈氏忙挡住婆婆,给曹瓜氏使眼色,让她不要顶嘴赶紧忙活去,“娘,弟媳也是为了攒钱给二弟铺路,您就别...”

一说这个曹婆婆更来气。

“铺路铺路,整天挂在嘴上嚷嚷”说着不自觉声音更大了几分,“边疆那是多危险的地方,服完役不赶紧回来帮忙家里,还想当将军不成?”

“娘。”

婆婆一生气就嗓门大,隔着街都能听到,曹陈氏也不敢多劝。

曹婆婆不耐烦地摆摆手,“都别说了,干活去!”

“是”

婆婆在喊什么曹瓜氏不想理会,她心不在焉等了会儿,见没什么生意,扯了个由头出了铺子朝唐家铺子走去。

那日她看到白公子被米掌柜喊去,接着德天阁就想出这么一招断了她财路,一想到以后德天阁的人怕是更不得给她好脸色,她就咽不下这口气。

唐家铺子今日推出新品,特地在门口摆了个小摊请过路行人品尝。

曹瓜氏走过去不客气地拿了几个。

“曹家婶子也来啦。”

虽然刚才已经给左邻右舍铺子都送了些,但负责小摊的小伙计看到她还是热情喊了声。

可不是来了么,曹瓜氏不咸不淡嗯了一声,将一颗果脯放进嘴里。

咀嚼两下突然呸的一声吐在地上,一脸嫌弃。

“这是什么怪味儿,小林你们唐家铺子手艺越来越差了啊。”

小林被曹瓜氏一连串动作搞得有些懵,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旁边客人听到声音也好奇看过来。

“曹家婶子,这口味确实有些独特,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怪,要多品品才能尝出妙处。”小林赔笑着解释。

曹瓜氏呵了一声。

“都是做吃食的,舌头一尝就能知道好不好,不好就是不好,多品不是浪费银子?”

这是砸场子来了啊。

饶是小林来铺子不久业务不熟,却也察觉出今日曹瓜氏不对劲,旁边人都看着,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好言好语几句才将曹瓜氏送走。

这边曹瓜氏一走,米掌柜走了出来。

“掌柜的”

小林神色愤愤要说什么,米掌柜拍拍他肩膀示意他别生气。

“算了,她也就敢这么撒撒气。”

早上米掌柜看到德天阁的告示就知道曹瓜氏要心情不好了,只是没想到她直接将气撒他们身上。

相邻开铺子这么些年,曹家铺子的人好像还从来没来过他铺子买东西,一开始他还以为曹家人不爱吃甜食。

后来逢年过节伙计送了几份过去,他路过碰巧看到曹瓜氏爱惜地将东西闻了又闻,最后一口没舍得吃都包了起来。

哎,男人不在身边,几个女人做生意也不容易。

事情也确实是他捅到白公子那儿的,这气也只能受着了。

...

日上三竿的时辰,白拂打着哈欠走到门口,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家里人上学院的上学院,去工坊的去工坊,乐婶子有事请了假,家里只有卢氏和福娃。

看到白拂起来了,卢氏将福娃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按大丫的吩咐去热菜热饭。

“大丫说食铺明日要开业,她过去看着。”卢氏摆完桌小声说道。

白拂点点头,一边逗弄福娃一边吃饭。

“白公子”

卢氏在旁边坐立不安地站了一会儿,终于忐忑开口了,“乐婶子家里出了点事儿,让我顶替一段时日,但我手艺不太好...”

白拂表示没事尽量做就行,又问道:“乐婶子家出了什么事儿?”

“没,没什么大事儿。”她神情闪躲地说道。

白拂看了她一会儿,卢氏是个老实本分的,这般闪躲太明显,看着就古怪,“他们让你别说的?”

卢氏不知道该点头还是该摇头。

点头就是不打自招。

摇头公子要是问她为什么不说她该怎么答?

最后她一咬牙,将事情说了。

“大丫婆家的姐姐,前不久又生了个闺女,被夫家给休了,回了家要死要活的,李山爹娘没了主意,大丫将乐婶子给请去帮忙了。”

大丫婆家不就是李山家吗?

白拂隐约记得大丫说她姐夫是附近村子的,还是个读书人,可惜这次科举没考中。

听完卢氏的话,想着是人家家事白拂便没再多问,卢氏终于能松口气了。

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看到这个和气的小公子她就心里慌慌,说话做事都感觉浑身不得劲。

吃完饭白拂去了煤工坊。

小四儿今日也在工坊,身边跟着高他一个头的李枣,两人正在清点库存和成品。

准确说是李枣在做,小四儿在挑刺。

一会儿嫌李枣的数字写得不规范,一会儿说李枣数错了。

李枣则闷闷地听着,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做。

等两人忙完白拂才走过去,“交接得如何了?”

小四儿颇为勉强地答道:“勉强能过关了。”

李枣暗暗松口气。

这臭小四儿,如今都不怕他了!说话做事一点情面都不留。

白拂拍拍两人肩头,“干得不错。”

晚些时候,阿石和阿库来小溪村送货,白拂问了桃花坞的情况。

原来桃花坞也闹了雪灾,大雪封山,但比这里好很多,阿热已经在准备春耕了。

其他人也都很好,玉先生用白拂送回去的银子给桃花坞添置了好些东西,村里年轻人出门在外也不用那么拮据了。

“阿库怎么来送货了?”聊完后白拂看着阿库问道。

阿库露齿憨憨一笑。

“巴格上次回去把这里说得跟什么似的,我一直想来看看,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

听意思阿库暂时不打算回去。

“正好铺子缺人干活,你来了可以帮上忙。”白拂当即带着阿库阿石一行人去了食铺。

算是给他们洗尘。

看到他们巴格笑得牙不见眼的,白拂都插不上话,出了包厢到处转转。

邓元白看到她来了,高兴地站起身,“公子你回来了?”

白拂去黄家防疫的事没对外说,大丫只说她去外地有事了,邓元白还以为她是刚从外地回来。

“回来了”白拂笑笑,视线在铺子里环视一圈,顿时有些惊讶,“怎么多了这么多书?”

邓元白笑了。

“公子前段时日送回来好些珍品,学院里不少学子为了换书看,拿了家里的好书来换,加上其它学院也有人来抄书,书就越来越多了。”

白拂笑着点点头,摆摆手示意他们忙自己的别管她。

邓元白都习惯了,也不多话,拿起笔继续抄书。

白拂转了会儿,转头看见角落有个人盯着她看,正是许久不见的田盱直,她笑着打招呼,“你又来抄书啊?”

田盱直抿着唇没有回答,神情有些复杂。

白拂古怪看他一眼,倒也没多想,与邓元白他们打声招呼便离开了。

等白拂离开,田盱直从角落走出来,将一本书递给邓元白,“今日借这个。”

邓元白拿过书开始登记,突然听田盱直问道:

“刚才那位...是德天阁的白公子?”

邓元白一边写字一边点头,“是,他偶尔过来转转。”

“最近新到的珍品,都是他买来的?”田盱直又问。

邓元白将登记好的书递给田盱直,“不知道是不是买的,反正送了一大箱子回来。”

田盱直拿着书走了。

走到门口,他看到白拂被一个中年老爷拉着在亭子里坐着喝茶唠嗑。

主要是那个老爷在说,白公子有一句每一句的接话,表情有些...嗯,就是有些不情不愿。

这白公子跟他想象的好像有些不一样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