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文武之争(2 / 2)

加入书签

殿中臣子们纷纷起身,但就在他们还没叩首请辞之时。翰林侍讲学士,方孝孺等人却一掀袍服,肃然跪倒。

臣,有事奏!

朱允熥正要拿奏折的手一顿,放眼望去,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国子监祭酒等人跪了一片。

说!

方孝孺直对朱允熥的目光,殿下,臣请奏,缓开武学!

就知道这些书生,会有这么一出!

越是中直的人,有时候越是迂腐顽固,甚至不讲道理。https://www.

为何?朱允熥耐着性子问道。

方孝孺叩首,殿下,国家不能操于武人之手,否则大明必以好战为能事,国虽大,好战必亡!

朱允熥心中忽然涌出一股无名业火,丝毫不顾及方孝孺等人的脸面,大声质问道,哦!你这么说,孤开了武学,选拔些武人,给天下武人晋身之阶,大明就要亡国喽?

殿下说的气话,您知道臣不是那个意思!方孝孺毫不惧怕,梗着脖子说道,殿下正位东宫以来,沉溺于军事。且不说,殿下提议大明于边关又设了多少军卫。殿下先建靖海军,巡视沿海军务。后又力排众议,诛灭高丽!

回京后,又问及云南边疆军务!殿下,治国之道,非刀兵之道。赫赫武功,不足以使国家强盛。相反,历代皇帝军功之下,百姓负担,何其重也!

汉武虽雄,可文景之治积攒之国力,一扫而空,为西汉埋下亡国祸端。唐太宗虽伟,但关中赋税累年连加,百姓苦不堪言!

臣曾问殿下,万乘之国何以治。殿下言,德也!

赫赫武功,不过是帝王之荣,而于缴税纳粮之百姓,非德也!

再者,殿下开武学,势必天下武夫汹涌。治大国,不以圣人学说,反倚重武人,将来武人势大,国朝危矣!

若殿下只从勋贵子弟,军中选拔,臣无话可说。但臣看殿下武学的章程,还要从天下士子读书人中挑选。

国家取士,科举乃是征途。寒窗苦读十年之学子,非天资卓绝之辈,不能金榜题名。

可武学一道,无需圣贤书,只需学得如何打仗,就能跻身仕途.........

够了!

手中的奏折被朱允熥直接扔在桌上,语气生冷的打断方孝孺。

方孝孺前面所说还是老成持重之言,很有道理。国家打仗,武功归于王侯将相。而百姓,则要出钱出粮甚至出力。在这时代的生产力面前,皇帝的赫赫武功,对百姓而言是一种沉重负担。

数十万大军每日的花费,可都是民脂民膏。

即便是他朱允熥,灭高丽之战。也征用了大批民夫,这些人可不是自愿背井离乡,帮着大军运输粮草军械等物。

所以,高丽战后。凡是参与此战的民夫,尽免了今年的粮税,免了明年的徭役。

但,听到最后,朱允熥却是肝火升腾。

归根到底,这些文官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抑制武人!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朱允熥赵宁儿整本免费更新,第88章 文武之争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