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出兵的理由(1 / 2)

加入书签

 “周天子有诏,诸侯复失地者,失地与百姓尽归诸侯所有。

而今秦侯收复失地,周西之地,自然该为秦侯所有,周西之民,自然也就是秦国的百姓。

哈撒亦曾是秦人,自然是要极力的解救秦人同胞。

这些百姓,都是被哈噶部俘虏的奴隶。

而除了他们之外,不日哈撒便会将麾下各部,共计二十余万秦人送回秦国。”

哈撒的态度十分的恭敬,在与秦寿谈话之时,一直用自己的名字自称,并且在言语最后,还承诺释放更多的俘虏。

秦寿虽然明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他给出的条件确实诱人。

但是,二十万百姓的数量虽众,却不至于让秦国为之犯险。

毕竟,犬戎内部如果两败俱伤,秦国挥师犬戎,能够俘虏的人口只会更多,能够解救的周国百姓也会更多。

况且,秦国也没有理由主动去背负一个帮助别国臣子谋逆的骂名。

成为君侯的时间越久,秦寿考虑问题的角度便越发全面起来。

分析局势与做出选择的时候,已经不再只是去看他的得失利弊,更多的是在考虑这么做对国家产生的后果。

而秦寿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变化,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因为姬仲义与姬伯仁两叔侄。

无论是二人之中的哪一个,都拥有足以武力称王的机会。

但是,这二位都不愿意打破大周数百年来的传统,甚至到了可以为了维护传统而牺牲性命的程度。

这不是他们不够聪明,恰恰相反,他们的智慧已经超脱了普通智者范畴,已经达到了大智若愚的程度。

这样的人往往会成为失败者,因为他们顾及的东西太多,考虑的事情也太多,最终反倒是被人所利用,此为“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但是,一个国家,一个王朝,乃至一个民族与文明,都不能够失去这样的人。

秦寿若只是想要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那么他也可以用利益去驱使他人。

并且,因为他过人的见识,或许他还能够干得极为出色。

但是,一旦身为君王的他凡事只考虑利益,那么很快这个国家就会变质,最终失去真正天下一统的机会。

毕竟,史上最伟大的统一不只是国家的统一,而是文化与文明的统一。

只是依靠利益,恐怕很难达到统一民族与文明。

秦寿终归不是天生的王侯,他一路走来虽然顺利,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时常会有磕磕绊绊。

万幸的是,之前他弱小之时,总在周王朝的庇护之下。

不论是商周函谷关之战还是周楚上鄀之战,他虽然在其中声名鹊起,但是却并非是真正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现如今周王朝的衰败已经无可挽回,秦国必须得自己独自面对犬戎,义渠等西北诸戎。

而秦寿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起来,考虑到的事情也越来越复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