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脑补这事居然也能遗传?(求追读,求收藏)(1 / 2)

加入书签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p>

转眼已然半月有余过去。</p>

被流放苦寒之地的建文遗孤年长之人,已经逐步赦免。</p>

不少人,在朝廷的帮助之下,陆陆续续回到原户籍生活。</p>

这段时间整个天下皆流传着太子在陛下面前为建文遗孤据理力争,最后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陛下松口答应先赦免年长之人,让其落叶归根。</p>

不管朝堂也好,天下黎明百姓也罢。</p>

嘴里皆是歌颂着太子仁德,具有仁君之象。</p>

一时之间朱高炽可谓是风头无两,盖过了所有人。</p>

....</p>

汉王府邸之中。</p>

对于外界愈演愈烈的传闻,始作俑者的朱高煦视若无睹,悠闲的坐在庭院之中,烤着炉火喝着暖热的美酒,半眯着双眼细细品味,可谓是相当的惬意。</p>

而坐在一旁的赵王朱高燧,则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庭院之中来回渡步,坐立难安。</p>

自从上次他监视被发现之后,朱棣也就没有再安排人,而是采纳了朱高煦建议,让朱高燧陪着、协助他一起负责建文遗孤接头,探查建文帝生死之事。</p>

也总算明白了一切事情的前因后果。</p>

以至于这段时间,赵王几乎都没回府,就住在汉王府中。</p>

一直待在汉王府中的朱高燧,看着这段时间喝着美酒,对外界传闻视若无睹的朱高煦,就气不打一处来,怒气不争。</p>

明明主意是朱高煦出的。</p>

结果这混蛋,硬是将此次事功劳安在太子爷身上。</p>

说什么都不愿意以自己名义。</p>

当时还觉得没什么,但随着事情的发酵。</p>

太子博得一个仁德好名声,更有不少百姓私下议论其有仁君之象,乃大明之福。</p>

同时朱高炽也借此机会,太子之位更加牢固。</p>

朝中不少中立的大臣,都不着痕迹的向其示好。</p>

每每想到这些事,朱高燧就痛心疾首啊。</p>

多好的机会啊!</p>

怎么就让给老大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