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造船人选(1 / 2)

加入书签

 朱绍华又提起造船之事。他在族会时也提过此事,从后世来的经验告诉他,在海上一艘好船是多么的重要。</p>

大明现在的造船水平其实是走了下坡路的,远不如永乐年间下西洋时的水平。</p>

这也亏得大明的忠臣把造船资料销毁的一干二净。</p>

宁波一地更是少有能建造远洋巨船的工匠,即便是漳州的那些造船大匠,擅长的也多是福船。</p>

而福船的水密隔舱结构,虽然大大增强了船只的生存能力,但也决定了它舱内没有全贯通的甲板层,不利于安装火炮,所以福船大多是在首层甲板上安置,即便有些大型福船设置了双层炮甲板,但安装数量极为有限。</p>

这是非常不利于海战的。</p>

比如说,下雨了怎么办?</p>

跟对方另约个时间?</p>

所以,朱绍华想要的是西方的大帆船。</p>

相较于福船的硬帆,西方帆船的风帆系统极为繁琐,即便造出来,没有合适的人手也开不起来,所以朱绍华打算先用中式硬帆应急,但帆面是可以先换成帆布的。</p>

另外朱绍华还记得很多十八十九世纪才出现的帆船样式,甚至有些二十世纪后的帆船设计元素。</p>

但这些都得先造出成熟可用的帆船之后,才有时间慢慢尝试。</p>

据说郑芝龙在料罗湾海战中缴获过几艘葡萄园人的大帆船,还找船匠拆解仿造。</p>

这可能是大明境内最好的能了解大帆船的机会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