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心眼真多啊(1 / 2)

加入书签

 大明当前的情况,让陈景恪想起了万历时期。</p>

前世流传一个说法,明实亡于万历。</p>

这位万历皇帝,斗不过文官就开始摆烂。</p>

你们文官不是厉害吗?</p>

老子不给你们授官,看你们能怎么办。</p>

官位出现空缺,那就空着呗。</p>

最严重的时候,六部尚书和九寺卿只有不到一半人在任。</p>

六部给事中只有四个人,主事全部空缺。</p>

十三道御史只剩下五个人,要负责巡视全国。</p>

要知道,按照规定六部给事中应该是五十余人,都察院应该是一百余人。</p>

地方衙门主官空缺就更多了,很多府县都是次官在掌管政务,而且一管就是一二十年。</p>

后果有多严重,只要想一想就知道了。</p>

地方官升迁无望,又没有人来监督,就和地方士绅勾结,大肆捞取钱财。</p>

万历摆烂,却不耽误他捞钱。</p>

派出镇守太监,去各个地方坐镇捞钱。</p>

这些太监又和地方官、地方士绅勾结在一起,上下其手,榨取百姓最后一滴血汗。</p>

最终的结果是,大明彻底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p>

万历死亡二十四年后,大明灭亡。</p>

他身体力行的践行了一句话: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p>

眼下的大明,和万历时期何其相似。</p>

大量官员空缺,地方大户攫取了当地权力,大肆侵害百姓利益。</p>

只不过万历是摆烂导致的恶果,朱元璋是杀伐过重造成了当前局面。</p>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必须要尽快解决,否则后果会很严重。</p>

不,恶果已经出现了。</p>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土地兼并加剧,士绅大户将赋税转嫁给百姓。</p>

权力这种东西,让出去很简单,收回就难了。</p>

尤其是土地兼并,一旦到了大户手里,再想让他们吐出来,就千难万难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