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彻底暴露身份(2 / 2)

加入书签

嗯……没问顾秋,但你这一身记者装束,没说也和说了没啥区别。</p>

聂子航无奈腹诽的同时,尽量把心态摆正。</p>

就像陈立业说的,顾秋这层皮迟早得揭,不过早晚而已。</p>

想通之后,聂子航释然地一笑:“所以,咱们还需要进行采访吗?我觉得你可以直接自由发挥了,记者同志。”</p>

李海峰明快地笑了起来:“确实可以省略掉大半步骤了,那么咱们就当闲谈,随便聊聊。”</p>

两人向着未名湖地方向闲散去,四月的晚风依然微凉,但已不似前几月时的寒冷。</p>

“你是怎么要想到《潜伏》的呢?据我所知,如今大部分拥有创作欲望的知识分子,更加钟情于书写伤痕文学。</p>

“故事的整体来源,是来自老一辈的口耳相传,有的在解放时期的上沪、天津都待过,对当时的情形十分了解,讲出的故事也带有传奇色彩,十分引人入胜。</p>

我从小听,就对那段时期的地下英雄十分好奇,很想自己书写一部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p>

后来接触了一些文学作品,便将这些片段式的故事进行艺术拼接,最终形成了《潜伏》的雏形。”</p>

李海峰点点头,感慨道:“是啊,三十年前的故事,连我在小时候也听父母辈说起几句,当真是引人入胜,充满传奇色彩。</p>

不过我没你的行动力,能够把它们做成一部小说。”</p>

聂子航谦虚笑道:“我也是头脑一热,想投就投了,起初也没抱有能够过稿的希望,没想到《上沪文艺》不嫌弃拙作,巴金先生指点了我很多。”</p>

“你这就是自谦了。在《光阴日报》报道前,我也抽空看过这本小说的两期连载,能与《义和拳》同期连载的小说,又能差到哪里去呢?</p>

而且,在伤痕文学大行其道的当下,文坛忙着批驳‘四个人’,忙着回忆过去、讽刺过去,你的《潜伏》可以说是歪打正着,正合当下时局。”</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