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殊途同归(1 / 2)

加入书签

 捞偏门不能不长久,转正是对的,但是,影视圈太封闭了,而且到处是骗子。

甚至,外行人想被骗都找不到门路。信息严重不对称,就是单方面的割韭菜。南家兄弟不怕亏钱,就怕砸下金山银山都不带个响的。

两兄弟在京城混了这些年,说是人脉深厚,其实也就在外围徘徊,压根没打入核心。

“找不到插足机会啊,小尚,你要体谅一下你大彪叔,真是没办法了。你们一家,浑身都是故事,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金矿,就看谁有资格挖了。”

话是这么说,可惜的是,老家伙一直不死,肖像权就不可能旁落,想要下手的人只能干瞪眼。

如今,那个人……终于松口了。

思索了一会后,金尚才出言答道。

“剧本我大致看了下,细节还有待斟酌。”

“只要同意开发题材就行,小尚,大彪叔真得好好谢谢你。”

大方向没问题,就是钱和人情的事了。

为了搭上关系,南大彪是真的下了工夫;至于人情,南家兄弟自认和老金小金关系不错,怎么也比外人要亲近一点。

煮熟的鸭子要是飞了,南大彪还不如溺死在马桶算了。

“别别别,大彪叔,都是世交,不用太客气。”

南大彪是熟人,想要坑金家父子,也得考虑一下得失。和他合作,总比陌生人要靠谱一点。

能够在当今的影视圈混饭吃的人,有没有真本事暂且另说,嘴皮子肯定要足够利索。

林经理和牛导就是此道中人,不管金尚如何对他们有成见,一通马屁下来,着实让人心里暖呼呼的。

如果说林俊还带着些许成功人士的矜持与倨傲的话,牛建根就深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套路,能够混出名堂,除了确有几分才气,酒桌上谈天说地,活跃气氛的本事也让人叹为观止。

总之一句话,社会人,老有生活了。

从几人的闲聊中,金尚知道了,林俊和牛建根是通过南大龙引荐,南大彪拍板合作的。

以前找不到门路,连黄正廓的面都见不着,只能求爷爷告奶奶地递上了剧本让人参详。待金尚这边有了好消息后,才迫不及待地前来确认。

其实整体开发方式,并不是林俊和牛建根做的,好多年前就有人准备这么干,卡在肖像权这一关不得寸进,期间熬死了好几个试图占便宜的小团队,才落到江山传媒手里。

负责推进此事的林俊找来了小有名气的导演牛建根,然后顺着南家兄弟的关系这么找过来了。

林俊所在的江山传媒,其实就是个地方电视台制作部门改制而成的影视公司,在制播分离的大潮中,左右逢源,慢慢做大,笼络了一批业内人才。

受限于大环境,江山传媒在电视剧制作领域也算是一方山头,在电影制作、宣发领域却没多少建树。

牛建根是个拍艺术片起家的导演,在业内混了很多年,媳妇熬成婆,勉强有了点地位,前几年拍了两部小成本电影,虽然票房不佳,口碑还不错,国内外混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奖项。

这两年,电影产业吹起了商业化的风潮,顶着艺术家名头混吃混喝的牛建根,也动了转型的心思。

林俊和牛建根搭上线,组团忽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方有钱有资源,一方有名有地位,也算是各取所需。

就是切入点不好找,于是……盯上老黄家。

这个年代,国内就没有一部像模像样的商业电影诞生。在此之前,拍电影就是为了满足政治和艺术的需要,跟赚不赚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什么票房,艺术与商业兼顾,就没这样的说法。

广播、电视和报纸对电影的报道,基本限于多少人次观影,群众反响与口碑,社会效应以及教育意义。

不客气地说,国内的电影人就没搞明白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想拍商业片赚钱,首先怕蹭掉了头顶的艺术家光环;其次也不知道该怎么拍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最后,没几个冤大头会用真金白银投资拍电影,还是一点都不文艺的商业片。

有鉴于此,金尚笃定口气很大的牛建根也不懂。

让人意外的是,牛导和林经理的下限,还是击破了金尚对业界的认知。

原以为文化人做事,怎么也得有点体面,结果吃相如此难看。

……

半个小时后,长袖善舞的小彪带着林俊、牛建根和李萱去外面的卡座歇一歇,金尚与南大彪来到上层展台,倚靠着铁栏杆,并肩而立。

“小尚,刚才多谢你给大彪叔面子……”

南大彪憨厚耿直的脸上略带歉意说道,

“小彪跟我说,这两个人就是被打发来投石问路的小角色。”

“我知道,想占便宜的臭虫而已,什么经理名导,除了一张嘴,什么都不想出。”

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金尚对影视圈的事都不够了解,但两世为人,也有点起码的判断。

再加上金扫帚时不时地提醒,那一堆随着阿谀奉承,从他们嘴里喷出来的带有主观恶意的“黑气”,让金尚大致将他们的打算复原了个七七八八。

文艺片向商业片过渡,并非是显而易见的坦途,一部分前人试着开路,倒也总结了些许经验教训。

时代的发展是有局限的,观众的审美水平摆在那,不可能一蹴而就,轻轻松松培养出一大批有鉴赏眼光,还有余钱消费的影迷。

既然如此,山不就我,我去就山。

人民群众喜欢看什么,我就拍什么。

大体方针肯定正确,架不住总有人想走邪道。

我要的是《武则天》、《朱元璋》、《康熙大帝》,你拍成《神探狄仁杰》、《大脚马皇后》、《康熙微服私访记》,我都能勉强接受,结果花了大价钱,你就整个《如意君传》、《极乐宝鉴》、《十大酷刑》,这叫什么事?

除了冲着下三路去,别的就不会了?

“我不是业界人士,不想争论什么艺术高下,是非对错。那位林经理和牛导,是不是觉得我年轻比较好骗?”

只要将金尚哄好了,拿到授权,就能拉来一大堆不明就里的人投资和赞助,电影未拍先回本是大概率事件。

大头他们两人三七分账,剩下的钱大肆宣传,报纸、广播、电视台都给安排上,声势造起来,再忽悠一两个国民级男演员站台,潜几个想要一脱成名的女演员,炒一炒绯闻,掀几场骂战,好不热闹。

制作方花天酒地将经费用得差不多了,装模作样地举办新闻发布会和开机仪式,给各方一个交代。

你以为这就完了?

开拍之后,各种假账满天飞,三百块钱的道具雨伞,六百块钱的耗材咖啡,连群演的盒饭都是五十块一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