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渐近与变动(1 / 2)
当第一缕天光刺透纱窗,照亮燕地一个寻常的早晨,村庄渐渐苏醒过来,农民早早地扛上锄头出门。</p>
迎着大雾中的乡下土路。</p>
这时,比他起得更早的狗带着一身露水窜出农院门外的柴堆,跟在主人后边吠叫起来,看来刚出去一趟,于是一人一狗走进未散的晨雾中,那人的衣襟也像狗毛那样,慢慢显出细小的水珠,正是:</p>
天光隐映乡关路,浮云微露渐披襟。</p>
去时不觉晨雾重,归来须发已粘湿。</p>
“喀喇。”</p>
迎接新生活第三年。</p>
到了自家田里的农民照常整地,除草。</p>
作为燕地农人,他才刚适应改换过的亩制:不同朝代的田地亩制面积大都存在差异。</p>
如商朝一亩地约2500平方米上下,因为此时的耕种模式是撒种,把庄稼种子撒进土里,要不了多少精力。</p>
到了春秋时代,一亩地约160平方米,汉代一亩地约460平方米,清朝一亩地600余平方米,</p>
直至二十一世纪,炎华一亩地667平方米。</p>
这些数字在反映不同时代计量单位和税收制度的同时,也反映了生产模式和生产工具的变化———由于精耕细作取代了粗犷的撒种,农民照顾不了面积太大的土地,所以每亩地面积从2500平米上下缩小到三位数。</p>
又因为农具随着时代不断发明和改良,每亩地面积缓慢增长。</p>
而在搞农业工业化的北美,虽然他们不用精耕细作,产出相对较少,在我们看来有些浪费土地面积,不可一概而论,不过多少有点参考价值———那些开着农机的白人农民一个人能种1000亩地。</p>
“咔嚓。”</p>
连根拔出野草,抖落泥土。</p>
他弯着腰,专注地对付着手里的活计。</p>
此时强推农业改革,大量推行改进农具的汉国采用的亩制是600平米,结合当前的庄稼产出,约20亩地能供一户人。</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