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渗透战(2 / 2)
司马昭眼看实在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情报来,也没办法,只能先去报告司马懿,看看自己的父亲能不能猜到蜀贼的目的。
别看司马昭半身反骨,但对自己父亲的谋略智慧,还是打心底里佩服的.父亲要是猜不出来,那天底下,恐怕没人能猜的出来了。
然后吧.司马懿也犯愁了。
他也搞不明白啊。
根据司马昭的说法,西门外的蜀贼这次是采用五人一组,分批潜入城内的做法.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军队作战,倒不如说有些像是安插细作的做法。
太过于分散,也不成规模,甚至很有可能在入城以后,士卒之间互相失联。
指望这些潜入到城内的士卒能发挥什么大的作用,司马懿也想不通.自古以来,细作的作用,就是传递情报而已,有大用,但也什么用都没有。
蜀贼到底是要做什么?!
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渗透作战的先例,但以前的渗透作战,大多是派出小股精锐部队穿插到敌军后方,比如官渡之战时曹操亲率精锐偷袭乌巢,又或者是伪装成敌军的样子,对敌进行重点打击,比如后汉开国时期,节侯冯异领兵大破赤眉军.不管是哪个渗透作战案例,都是成建制的作战,兵力规模都在千人以上。
撑死就那么几百人,爬城墙钻入城内,然后藏起来,彼此之间联络都困难这是什么作战方式?!
兵力一旦分散了,再想聚集起来,有那么容易的么?!
没有主将指挥,全靠士卒自觉行动,并且从一开始就是以五人一组的小队渗透,根本不成规模司马懿不管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这样的渗透,除了当细作外,还有什么实际作战意义。
司马懿想不通,但司马懿很清楚,既然这是城外的蜀贼刻意为之的,那么必然是有把握的行为。
如今他猜不透敌军的目的是什么,但宛城之内,需要重点防守的点,也就那么几个。
首先是四个城门,司马懿下令,必须日夜加强巡逻守护,防止蜀贼小股部队突袭城内,跟城外的蜀贼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其次,是军粮军械的囤积点,司马懿也开始下令加强守备兵力,防止蜀贼烧毁粮草和军械。
第三,加强巡逻有些过于被动了,司马懿认为自己还需要主动出击,因此下令在城中加强巡逻盘查,鼓励城中百姓举报陌生面孔,并给出了抓住一个蜀贼细作,给与十金的悬赏。
做完这些应对措施后,司马懿才算是稍微安心一点。
再三嘱咐司马昭继续驻守西城门,不得懈怠后,司马懿这才把心思重新放回正面战场的布防作战上来。
这才是目前宛城防守的重中之重。
紧接着,隔天.城外的荆州军,在关平的率领下,再次对宛城展开了进攻。
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荆州军几乎每天都会用这种蚁附攻城的办法,以伤换伤的打法,对宛城展开进攻。
虽然很低效,但这是荆州军唯一一个能对宛城造成实质威胁的进攻方式。
以往的战斗,基本都是在围绕着城墙展开的,而不管领兵进攻的将领是谁,是关平,寇封这样的猛将,还是王基,邓艾这样的智将,其实进攻的效果并不是太好。
一个月的进攻下来,守城魏军大概伤亡了近万人不假,但攻城方的荆州军,也已经伤亡了两万六千多人了。
没办法啊,守城战里,攻城一方的损失肯定比守城方要大,将近一比三的比例,已经算是很低的战损比了。
但今天的战斗吧.关平突然发现,好像变的好打了。
原因,关平虽然不太清楚,但肯定跟城内突然冒出来的好多股浓烟有关。
而此时的宛城城内,司马懿已经开始急的跳脚了。
宛城城内三十多处地方近乎在同一时刻失火,你要说这事儿跟蜀贼无关,打死司马懿也不信啊。
城外在攻城,城内同时三十多处地方失火虽然损失不一定会很大,但对士卒的士气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稍微有些意志不坚定的士卒,看到城内失火,指不定还以为是其他城门已经失守,蜀贼已经攻入城内了呢。
因此,司马懿立刻派出手里的预备队,一方面赶紧去扑灭城内的三十多处失火,避免火势蔓延后动摇军心,另一方面,司马懿也下令,一定要沿途严加排查细作,不能让蜀贼的细作继续这么猖狂下去。
好家伙,三十多个地方同时失火,涵盖范围甚至波及到了大半个宛城内城现在司马懿明白了,前两天西门外的蜀贼往城里派出的这些“细作”,到底能起到很么作用了。
居然还能这么玩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