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略阳遭遇战(2 / 2)

加入书签

所以两人一交战,反倒是张溪的防守组织做的游刃有余,而张郃虽然指挥进攻也没有什么纰漏,但总让张郃觉得不甚满意,感觉差一口气的样子,始终不能突破敌军的防线。

慢慢的,张溪也渐渐的习惯了张郃的进攻,看着张郃指挥士卒发动攻势,一阵攻势无果后慢慢退回,立刻组织第二波.张溪顿时明白,张郃的山地战经验有,但并不充分。

在山地里作战跟平原上是不同的。

山路不平,士卒在进攻和回撤的时候会比在平原上更加消耗体力,所以要进攻,就必须一鼓作气,进攻不能停歇。但一旦停歇后撤后,是不能马上组织第二波的进攻,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休整。

不然的话,就会跟现在的曹军一样,除了第一波攻势比较凶猛外,接下来的几次攻势,战斗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到最后,连后撤都显得阵型有些凌乱了。

张郃不是没有山地战的经验,他也知道山地作战,进攻不能停歇,必须一鼓作气,但一旦回撤后,张郃却又不给士卒充分的调整休息时间,逼着士卒立刻发动第二次进攻.这样的进攻效率其实并不高。

这大概就是这些年张郃在山地战野战战绩不佳的原因吧

而这个原因,张溪显然也不会那么好心的告诉张郃,甚至张溪也在等,等曹军进攻越来越乏力,军心士气下降的那一瞬间。

等到曹军再次进攻乏力后撤的时候,张溪立刻投入了手里的两千人预备队,突然指挥士卒全线反攻,以波浪形的攻击频率,对曹军发动反攻。

张溪要让张郃好好看看,到底什么样的进攻,才是符合山地战特征的进攻。

第一波进攻阵型前推后,第二波进攻必须马上跟上,接着立刻要准备第三波进攻阵型。

等三波进攻阵型前推结束后,如果依然无法突破敌军阵线,就必须就地组织防御,做出休整,不能再轻易发动下一次进攻,更不能退下来再做休整。

面对张溪的反击,张郃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第一波进攻,张郃指挥士卒轻松拦下了,但第二波加强进攻到来后,张郃的前军出现了阵线动摇。

张郃见状,立刻按照常规应对,从中军指挥调度一部分士卒,前往前军支援但还没等中军支援士卒组织好,张溪的第三波进攻队伍就已经杀到了。

连续三次攻击,让张郃的前军颓势明显,不停的后退,最终导致曹军阵型不停的压缩,眼看着就要前军崩溃了,张郃一咬牙,亲自带领组织好的中军队伍杀到前军,依靠个人武勇提升全军士气,这才勉强的稳住了阵线。

稳住阵线后,张郃也不想就这么一直被动挨打,试图组织士卒进行反攻,却又发现,敌军已经从进攻就地转入了防御,张郃的反攻并不能在第一时间推动敌军阵线。

几次这样的境遇后,张郃终于明白,自己想要在山地战上击溃这股敌军,好像不太可能。

心思直转之下,张郃也开始做出了调整。

不再一味的强调进攻,争取一口气吃掉对方从目力和斥候报告来说,对面的敌军就这么点人,自己兵力完全占据上风,没必要着急的一口气吃掉对方。

自己的兵力多,损失个几千人并不会对整个战局有太大的影响,但敌军只有那么五六千人,伤亡个两千人就会出现溃散效应,没必要去争一时的胜负。

咱们就拼消耗,反正我损失的起,而你就这么点人,敢跟我拼损失么?!

行军作战就是这样,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什么奇谋妙计,只要是适合战场情况,能让自己占据战场主动的,哪怕是笨办法,也是可以采用的。

而张郃采用这种笨招,就跟你拼消耗.张溪一下子就难受了起来。

确实如张郃所预料的那样,张溪只有七千士卒,是消耗不起的。

也许一开始,可以依靠不停的胜利短暂的提升士卒士气,但时间长了以后,随着伤亡的上升,又看不到破敌的希望,那么军心士气肯定会不停的下降,最后在损失过大后,士卒肯定会崩溃的。

因此,当张郃也开始采取守势,就是跟你拼消耗之后,张溪反而开始难受,思索该怎么去破敌。

是继续加大攻势,争取攻破张郃的前军,威胁张郃中军,从而逼迫张郃退兵?!

还是见好就收,坚持到天黑,趁着夜色降临后跟张郃军拉开距离,第二天且战且退,退回街亭坚守?!

现在张溪相当的犹豫。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