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收降(1 / 2)
汉水决堤后的第三天,关羽站在船头,皱眉观望着依然不停在下的大雨,以及已经几乎完全淹没的汉水北岸平原。
张溪这会儿躲在船舱里,琢磨着,是不是该找个机会,对二爷拜拜.这位搞不好真的是天上神仙转世,不然这个事儿说不过去啊。
明明应该是建安二十四年才会有的大洪水,为什么会出现在建安二十二年?!
还是说,只要二爷什么时候打襄樊,襄樊就得什么时候被水淹?!
一时间,张溪想到了“宿命论”.如果一切都是注定好的,那自己穿越过来瞎折腾,又有什么意义?!
张溪突然的有些颓丧,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失去了意义。
但二爷可没给张溪这种伤春悲秋的时间。
在等了三天,大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架势后,关羽决定——出兵。
“元长与平儿共领一路人马,往北而行,遇曹军残兵,愿降者收降,不降者,尽数杀之。”关羽开始排兵布阵,说道,“老夫亲率一路人马,往东而行,收降曹军残兵.樊城,暂且不管。”
主帅下令了,那就依令而行。
而且关羽这么做,张溪大概也能猜到为什么。
汉水决堤已经三天了,大雨依然不停,那些被水围困在高地的曹军,本身没有多少补给,又淋了三天的暴雨,已经是战斗力极其低下的时候了。
而关羽这个时候出兵,一方面不用担心遭遇顽强的抵抗,另一方面大概关羽也不想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曹军病死饿死,想着救他们一命吧。
往大了说,大家都是人,当兵前都是平民百姓,这个世道已经够乱的了,能帮着大家活下来,也是一件仁德之事。
往小了说,这些士卒都是壮劳力,这年头不管哪个地方都缺人,这些曹军俘虏,就是最好的丁口。
因此,眼看着大雨依然不停,关羽也不愿意再等下去了,命令大军兵分两路,坐船前往收降曹军败兵。
现在,关羽的水军战船,不用装轮子也能上陆地去了,整个汉水北岸被淹的,水深起码七八丈,甚至继续再这么下暴雨的话,搞不好连樊城都得被淹到水下去。
张溪跟关平共领一军,是关羽考虑到张溪没有率领水军的经验,把关平调来帮忙指挥的.关平常年帮助关羽组建水军,对水军的理解,可不在关羽之下。
两个人率船队一路向北,经过一些高地,都不用两个人劝降,高地上的曹军士卒主动的招呼张溪等人率领的水军,请求投降。
不投降不行,凑出来的那点粮食早就吃完了,树林里能吃的东西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再没有人救他们,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人伦惨剧了。
毕竟人这个东西吧,面临绝境的时候会做出什么事情来,真的不好说。
张溪要求这些曹军士卒们把身上的军械全部扔到水里,然后才让关平派出小船,把这些投降士卒给接到船上,给与他们吃食。
然后,一部分船队转向,押送这些俘虏回高地大营,另一部分则继续收降曹军。
这一路走,一路收降的,张溪渐渐的琢磨过味来了这样下去可不行。
一路往北,曹军的败兵越来越多,有些高地上头上甚至聚集了几千人。
这几千人就算全都真心投降了,一旦全部送回营地,让他们吃饱的话,闹起事儿来,自己留在营地的那些士卒要完全控制也不容易,到底是个风险。
因此,张溪跟关平稍微商量了一下,不再收降曹军败兵后往回运,而是让这些士卒都呆在船上这些士卒大多是北方人,不会游泳,而且即使会游泳,现在这种大洪水的情况下,离开战船,他们也就是个死。
在船上,大概是可以保证这些投降的曹军不敢闹事的。
只是这么一来,船只有点不够用了。
关羽分兵收降的时候,也不知道哪个方向的败兵更多,所以是把船队一分为二的,张溪关平率领一百多条船,关羽自己率领一百多条船。
但现在,张溪发现,明显北方的曹操败兵更多一些,因此赶紧派出快船去通报关羽,让关羽派遣一些船只来协助救援。
而就在快船出发不久后,张溪发现了一个小山包,山包上还竖着一杆大旗。
这是帅旗,于禁的帅旗。
真不是于禁到了这个程度都要摆这个排场,实在是因为这三天到底是太难了。
于禁率领大军北撤的时候,是带了一部分粮草随行的,毕竟于禁的本意,是去北方高地重新立寨,没有粮草可不行。
但问题是,于禁没有想到洪水来的这么快,因此他在允许士卒们上山躲避洪水的时候,已经无法兼顾粮草的问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