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处置(1 / 2)

加入书签

 张溪钓鱼不成,空军了。

在汉丰县等了十天,张溪没有等来任何方面的反应。

身在成都的严颜,仿佛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事儿,一点反应都没有。

而巴郡严家的人知道了这件事,专门派了人前来巴东郡,带着礼物拜访了张溪。

还真的不是来求情的,而是来撇清关系的。

巴郡严家派来了家主的弟弟,先是跟张溪一阵套交情,从严颜和张飞的关系开始攀,最终一个三十岁的人了,非要称呼张溪为「元长兄」。

再之后,这位严家家主的弟弟,非常严肃的对张溪说道,严县令的所作所为,本家家主完全不知情,甚至听说了他的做法后当即大怒,认为这种人已经违反了严家「清廉持家」的家风,已经把他给革除出严家,死后也不得入宗祠。

不得不说,这个惩罚,够重的。

简单一句话——这人不是我们严家的,你要杀要刮,随意!

这个态度,确实非常出乎张溪的预料。

世家豪强的问题,几乎伴随着整个中国古代史,尤其是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的力量之大,甚至可以从侧面起到废立皇帝的程度。

这个严家,怎么说也是地方豪强,从严颜能劝降整个巴郡的大部分官员来看,至少在巴东和巴西两郡,能量绝对不小。

现在张溪可是要杀严家的人啊,怎么这个严家,这么怂的?!

这不像是一个顶级世家应该有的态度嘛。

这里面的事情,张溪不了解,但他真的没有时间。

发动徭役一共就一个月的时间,张溪巡视各县,却在汉丰县耽搁了十天左右的时间,不能再继续在汉丰县待下去了。

因此,对于严县令的事情,既然严家都来人撇清关系了,张溪也就没有继续深究,只当做是个人所为。

至于那个本地豪强连严家都认怂了,谁还会来捞他?!

张溪可能会猜忌严家为什么这么怂,但对那个本地豪强,张溪可不会客气。

家产全部抄没,土地收归官府,侵吞的粮草全部追回,人嘛家主跟严县令一样,等新任汉丰县令上任后,秋后问斩,其余的家人全部墨籍入官。

很抱歉,这个时代的律法就是这样的,不存在什么只追究一人的法律。

而且这些世家豪族,干出这种勾结官府倒卖库粮的事儿,受益者可不是只有家主一人,是全家都受益的,一旦事败,惩罚一家也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地方。

张溪能把砍头范围控制在家主一人身上,已经算是很仁慈了。

在汉丰县处置完这起事件后,张溪继续启程,前往羊渠县。

大概是张溪在汉丰县闹的事情有点大,还没到羊渠县呢,羊渠县的县令早早的就带着属吏出城迎接,并且全程陪同张溪视察羊渠县的徭役发动工作。

羊渠县和汉丰县相隔不远,而从那个世家的家里抄出来的财产,可是远远的超过了汉丰县一个县的囤积数额了。

要说这个羊渠县,从中没有参与,张溪是不信的。

但现在嘛还是那句话,张溪不想立刻就跟这些本地世家豪强们翻脸,起码在驰道和亭舍修建完毕前,张溪不会那么做。

巴郡现在虽然被分为了巴东和巴西两郡,但这些世家,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本质上整个巴郡,还是那些世家们。

所以,一旦张溪在巴东郡搞的太过分,那么巴西郡也会跟着不稳。

虽然说有张溪和张飞两名大将坐镇,不用担心巴郡真的反叛但如果可以,张溪也不想闹得战火四起的地步,毕竟受苦的终究是百姓。

因此,在羊渠县

令的带领下,张溪参观了还算饱满的粮仓储备,以及按照张溪的规定发动徭役,给与百姓十五天粮食后,张溪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羊渠县。

不过在临走之前,张溪对着羊渠县令说道,「粮仓之事,我会令人随时抽查,今日有多少,一粒粟都不能少若再有欺瞒,或是欺压百姓,吾定要汝项上人头。」

一句话说的,羊渠县令背上都出汗了。

确实,今天粮仓里的粮食,是羊渠县令问本地世家豪强借的,打算瞒过张溪的视察,之后再还回去。

但没想到张溪是真的不好糊弄。

而且张溪的意思很明确了。

张溪知道羊渠县令是在糊弄他,但这次张溪看破却没有点破,就是给了羊渠县令机会,自己想办法去填补这些亏空。

等到张溪下次再来视察的时候,如果羊渠县令还没有补上这些亏空,那就别怪张溪没给你机会了。

至于羊渠县令用什么办法去弥补亏空,张溪是不会管的。

但只有一条,张溪专门强调了,不能欺压百姓。

如果羊渠县令敢对百姓下手的话,那就不用等下次了,张溪随时可以要羊渠县令的脑袋。

羊渠县令顿时苦着脸,又是允诺,又是鞠躬的,终于送走了张溪。

等送走了张溪,羊渠县令就阴沉着脸,开始想办法了。

要填补亏空,还不能欺压百姓.这不是明摆着呢嘛,张溪就是逼着自己去跟本地世家摊牌,拿世家豪强开刀啊。

羊渠县令当然不想得罪本地世家,但现在的情况是,比起自己的命来,本地世家算个球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