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各种变故(1 / 2)
刘璋有着刘璋的打算,而刘备,也在按照自己的计划,屯兵成都城下,包围成都。
张飞率领大军,围攻成都城北门,身后的实际指挥官,是刘备,军师是法正。
黄忠率军围攻成都东门,军师,是庞统。
魏延率军围攻成都西门,军师,诸葛亮。
赵云率军围攻成都南门,军师,没有。
子龙将军文武双全,要啥军师呐。
至于张溪嘛,他在北门的刘备军军中,不过这次不需要张溪领兵作战,他的最大任务,就是伐木破石,大量制造配重式投石车。
在看过雒城南门那个斑驳到随时可能倒塌的城墙后,刘备当即就意识到了张溪新型投石车的威力,这次进攻成都城,刘备也准备在成都城下,如法炮制。
虽然这么做可能会破坏成都城的城墙,但万一刘璋真的决定死守,拒不投降呢?!
经过诸葛亮的提醒,刘备也知道自己还是存在隐患的,需要跟汉中的张鲁,陇右的夏侯渊抢时间,如果真的不能快速围城而下,那强攻,就是必要的选择了。
因此,张溪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制造投石车,而且是大量.五十台以上的规模。
当然,张溪也不是只有这么一个任务,随军出谋划策,也是他作为谋士的职责。
因此,张溪建议刘备,把刘循和张任两个人,送回成都城去。
一方面,表达刘备可以保全刘璋一家的意思,降低刘璋的抵抗意志,促使刘璋投降。
另一方面这个张任并不是演义里的张任,除了一颗忠心可嘉外,能力也就那样。而刘循,虽然擅守,但他知道新型投石车的威力,让他进城去劝说,说不定可以制造成都城内的恐慌。
刘备琢磨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毕竟嘛,刘循是刘璋的儿子,张任一颗忠心也让刘备很动容,这样的人,留着也不能杀,不如就放了,显示自己的仁义。
因此,刘循和张任两人,带着法正专门写给刘璋的劝降信,回到了成都城。
而刘璋,现在心里真的就是五味杂陈了。
儿子能活着回来,让刘璋是相当的欣喜,刘璋一直以为,刘循已经在雒城城破的时候阵亡了。
但张任活着回来,让刘璋就有点面子上挂不住了。
因为刘循来信说张任突袭刘备军阵失败,已经阵亡了,刘璋为了鼓舞守军士气,还大肆的为张任发丧,亲自哭祭.现在咋说,收回来还来得及么?!
最要命的是,这俩人,一个心腹,一个亲儿子,回来的时候,还是来劝自己投降的。
这让刘璋非常的气恼。
对刘循,总是自己的儿子,还是长子,刘璋能怎么办?!
但张任,刘璋可就不用客气了。
直接把雒城失守的罪责归到张任头上,还指责张任是跟刘备互相勾结,这才导致雒城失守,刘循被俘很显然,这次刘璋不想对张任继续客气了。
身为心腹,自然要有背锅的觉悟嘛。
张任倒是什么都没说,但刘循真的扛不住。
张任这个人,到现在刘循还是认为他是言过其实,眼高手低,但这个人的忠心,是不能被人怀疑的。
虽然也曾经误会过张任,但后来解释清楚了,刘循也不得不赞叹张任。
这个人,为了刘璋,可是连名声都不要了,战败诈降偷袭这种事儿一旦传出去,张任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立足之地的。
更别说他到现在不死的原因,只是为了保全刘璋一家的安危这种人真的不能背锅,也不能被刘璋杀了。
刘璋一旦杀了张任,张任的事情再流传了出去,没人会愿意帮刘璋死守成都的。
所以刘循赶紧的拦下了刘璋,拼命的帮张任解释,再三担保张任的忠心可刘璋根本不听。
刘璋真的不在乎张任是不是忠心,他现在需要有一个人能站出来为之前的一系列战败背锅,而张任,就是那个最好的人选。
毕竟张任确实是两次战败,还丢了绵竹,之前不杀张任,已经让世家们有些不好的苗头了,这次如果还不杀,那些世家哪个会帮着他死守成都,还不早早的去跟刘备私下联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开了城门投降了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