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局势变化(2 / 2)

加入书签

“命张溪为全军先锋官,魏延寇封为副将,三人率一万精兵,进军江油,不解懈怠。”

“诺!”

张溪领命,同时带动寇封和魏延领命坐下。

刘备继续发号施令。

“以黄忠为中军前部,辅匡宗预为中军后部,即刻准备出兵,不得有误。”

黄忠,辅匡,宗预三将同样起身领命。

接着,刘备转身,对孟达说道,“请子敬为后军,督运粮草军需,以供大军使用,万不可误事。”

嘛,孟达作为东州派里的实权人物,现在刘备还没有取得益州,多少要对人家客气点。

最后,关于葭萌关,刘备也做出了安排。

“以霍峻为葭萌关守将,领兵一千驻守葭萌关,防备张鲁来犯!!!”

做完这些安排后,刘备率领三万人马,分批出征,进攻成都。

葭萌关守将这事儿,依然还是张溪给刘备推荐的霍峻。

一旦全军出发,葭萌关就会变成大后方,所有的粮草补给都要从这里出发,而且还得防备张鲁得知消息后,可能会来的偷袭。

所以,葭萌关的守将,是非常重要的。

本来刘备的意向,是让魏延留守葭萌关的,但又觉得让魏延留守,自己会少掉一个能攻城拔寨的将领。

正犹豫呢,张溪推荐了一个人——霍峻。

还用问么,还有比霍峻守葭萌关更加合适的人选么?!

刘备会犹豫,是因为他不了解霍峻的能力,这时候的霍峻,仅仅是一个名声不显的小校尉而已。

但张溪能不知道这位靠着几百兵力,连着干爬下张鲁和刘璋两股大军的防守型天才。

在张溪的力荐之下,刘备决定相信霍峻,给他留下了一千人,护卫葭萌关。

做完所有的安排后,刘备还要择吉日起兵,而张溪,带着魏延和寇封两人已经先一步出发,前往江油。

先锋嘛,逢山开路遇水填桥的,不早点出发可不行。

虽然是大冬天的出征,辛苦是辛苦了一点,但张溪也是真的没想到,自己的进军会这么的顺利。

刘璋虽然命令各城各隘口严阵以待,但刘璋在益州的威信也就那样了,更别说葭萌关附近的世家豪族都已经被刘备收买的差不多了。

所以张溪这一路向西,就靠着刘备的书信开路,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的就进入了江油县,江油县连装模做样的抵抗都没有,直接投诚。

紧接着张溪立刻率军转身向南,在刘备安插的内应帮助下,攻破了梓潼郡郡治梓潼县,俘虏了梓潼令王连。

刘备跟在张溪前锋军的身后,一路上几乎都是进城,安民,进城,安民的过来,根本没有任何阻碍的,在建安十八年正月的时候,进军了涪城。

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往前就是绵竹了,张溪可不觉得就靠自己的这点先锋人马,就能够攻破绵竹关,所以还是压下了寇封和魏延的求战欲望,等待刘备大军汇合。

而这一路顺风顺水的,闹得刘备也跟着都有点飘了。

在进入涪城以后,刘备很高兴,所以就召开了一个宴会,一方面是犒劳将士,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开心了要喝两杯。

刘备在宴会上又是喝酒,又是让人唱歌跳舞的,那架势,庞统都看不下去了。

当年曹操就是在赤壁又是看歌舞,又是喝大酒的,结果生生的把自己的优势给浪没了。

怎么现在主公也有这个毛病。

所以嘛,庞统觉得自己有必要提点一下自己的主公。

因此,庞统做出了一副黑脸来,想要说一下自己的主公。

你是在讨伐别人的国家,又不是什么仁义之师,刚有一点成绩就乐成那样,像话么?!

可庞统刚要说,就被张溪拉住了衣袖。

说真的,挺累人的。

这年头的宴会,都是分餐制,一人一个案几,即使是坐在邻桌,其实张溪距离庞统的距离也有点远,起码有个一两米的距离。

张溪要扯庞统的衣袖,必须是侧着身子,伸手尽量去勾.勾倒是勾住了庞统的衣袖,但整个人都成四十五度斜向,偏靠到庞统一侧,被庞统一带,就这么带倒下了。

这姿势.委实的有点不好看。

所以嘛,别说庞统了,连坐在庞统对面的法正,以及本来在看歌舞的刘备,都注意到了张溪现在这个别扭的倒地动作。

“元长.莫不是不禁酒量?!”刘备笑呵呵的,问道。

张溪这一路上,虽然基本都是靠着刘备的书信开路,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当先锋是很累人的活。

所以嘛,刘备还是很认可张溪辛苦的,看到张溪这个失礼的德行也没有生气,就是以为张溪喝多了,所以有些失态。

而张溪嘛,有点脸红,在这个时代待久了,总还是要点脸的。

但张溪依然是整理了一下衣服,站起来,对刘备拱手行礼,然后回答。

“适才溪有所思,故有所失态,还请主公见谅。”

“哦?!”刘备不以为意的笑笑,问道,“元长所思何事?!”

“思曹孟德,袁本初尔。”张溪回答道。

刘备立时一顿,非常不解,继续问道,“思此二人何为?!”

张溪想了一下,看了一眼庞统,有点不知道该不该说下去了。

而这时候的庞统,大概也明白了张溪拽自己的意思,再一听张溪的说辞,但是也明白了张溪的用意。

劝可以,但别那么不给主公面子,伤了大家之间的关系。

张溪要传递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可庞统不干,他的性格脾气,就不是那种拐弯抹角的人。

所以,庞统直接站起来,对着刘备一拱手,抗声说道,“元长之思,乃思曹孟德于赤壁,袁本初于官渡也!!!”

刘备顿时脸色都变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