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小仙解密(2 / 2)
杨素施施然走过去,捡起了也不知哪件衣服的残骸,微笑着展示给台下百姓。
赵用贤哪里敢说杨素用的是蜡烛,不然自己辟火宝衣的事情就露馅了,虽然斗法失败名声有亏,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急声说:“杨施主的三昧真火好生厉害,竟将无生老母所赐的仙家宝物烧毁!”这话一说出口,却听下面百姓立即纷纷议论,都道:“果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此时赵用贤还以为杨素和他是同类人,大家谁也别揭穿谁,各自捞钱皆大欢喜,却是不知道杨素心里正想:“就知道你这赵大仙不见棺材不落泪,且让我把你扒个干干净净。”
恰好杨素委托的那个精瘦的年轻人取了乌龟尿等物品回来,正在台下伸着头看小仙斗大仙的戏码,杨素便将几样事物要来放到案上,高声说:“诸位,我还有一个法门,在这里向赵大师讨教了。”
赵用贤此时已经推拖不得,若是将杨素就此赶下台,他白莲教在京城的苦心经营就算是彻底毁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杨素表演。
杨素按比例取了乌龟尿,炭灰,塷砂三样事物在砚台里混合,然后研磨均匀,又取来刚才那杜员外飞升刻字的方木,还做作的念了一声“无生老母,真空家乡”。这八字真言出口,又引得信众也跟着齐声高呼,赵用贤无奈地跟着念了一声,却是已经憋出了内伤。
杨素用毛笔饱蘸了特质“墨汁”,在那方木上写下了“拜神不如求己”六个大字。自穿越以来,他的工作就是写毛笔字,闲暇时间也是不断练习毛笔字以求不被怀疑,虽然书写还没有多高的水准,但是却比那个平地飞升杜员外强了不止一筹,这六个字不求技巧,却是写得方方正正大气磅礴!
赵用贤看了这六个字,只觉得似被抽了一记耳光,他气得牙齿咯咯作响,朝自己的弟子们连打眼色。刚才那用刀削木的白莲弟子立即会意,取了刀来开始削那方木,只是这次却没有上次的水准,每个木片都要厚上那么几许。
这弟子一刀一刀削下来,初时不见得有什么,到了第五刀的时候,脸上却是布满了细细密密的汗珠,只见这字迹全然不见变淡,仿佛长在了木头里一样。
坐在那里的齐泰看到这里,竟然惊呼道:“杨兄,莫非你这探花也是通过仙法所得?”杨素觉得可笑,他哪会什么仙法,能做到这个程度,完全是倚仗那特质的“墨汁”。
杨素这特质“墨汁”的配方,是在阅读古代戏法揭秘时所得,早已经过无数江湖人士的筛选和实践,当然不是赵用贤手中“偏方”可以比拟,配方高明,自然“法力”就高深得多。
赵用贤这才知道自己一脚踹到了铁板,而且还是个探花郎,赶紧说:“杨大人功力之高当世罕见,竟比杜员外飞升之际所得法力还要高出几分,不知拜的是哪路大仙?”
杨素见他还在装模作样,便提了全身气力,但求全场百姓都能听到:“大仙,这世上哪有什么大仙?我乃读书之人,像是会去研究法术的人吗?”
众人见他神色庄重,似有浩然正气,都觉得他坦然诚实,不禁点头赞同。
杨素又大声道:“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仙法,不过是一些简单的机关、门子。”他捡起地上一条燃过的破布:“先说这辟火宝衣,只需用一块晁脑包在衣角里,取火点在衣服外面,火燃起来,衣服却不会有损伤。刚才大家应该闻到了浓烈刺鼻的芳香,这就是晁脑燃烧的气味。”
“只是这晁脑如果放的太多,也会点燃衣服,因此每次只能放一小块儿,是以这辟火宝衣就不能比划太久,刚才表演神迹时,赵用贤很快熄灭了火焰就是这个缘故。刚才我上台时,藏了一小节燃着的蜡烛在身上,辟火宝衣没了晁脑的保护,直接被轻易引燃。”说到这里,他从地上那堆衣服的残骸中找到那节蜡烛,展示给百姓看。
这时百姓们才回过味儿来,又有人问:“探花郎,那写字入木呢?还有那个巨大的鸭蛋又是怎么回事?”
杨素早知会有如此一问,立即解释:“这两样就更简单了,甚至连在台上遮掩的手法都不需要。找几十个鸭蛋,去掉壳子一起装在一个吹大了的猪尿泡里,扎紧口,于春分这一日系于绳上坠入井底,十日后取出,煮熟,再剥去外面的猪尿泡,这巨大的鸭蛋就会黄白自然分开,如同天然的一样。”
“至于如何写字入木,只要调配特殊的墨汁就能办到,我用的是乌龟尿,炭灰,塷砂三样事物,比赵用贤的配方高明,这才让大家觉得我法力更高。”
台下百姓觉得杨素说得有理有据,一时间议论纷纷,却是再也不对这白莲社有半分尊敬了。
赵用贤气得肺都炸了,指着杨素喝道:“黄口小儿,全凭一面之词竟敢诋毁我白莲社,辱无生老母,你…”
杨素哪里会去管他在说什么,直接打断,冷酷的看着他,直让赵用贤感觉自己如同被他目光射穿。杨素冷哼一声,说:“这里不是公堂,不需要证据,我说的话就是事实!”此话何等霸气,白莲信众也被他震慑,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呵呵,呵呵呵…”
这时赵用贤忽然发出如同来自地狱的笑声。他**上身,胡子也被烧了半截,本应极其狼狈,配着这阴森的笑声,却让人感觉他非常可怕:“好个正义的探花郎,好个事实!贫僧本来不愿损你道行,却被你如此挑衅,今日便让你见识下‘通天索’!好叫你领教真正仙家法门的厉害!”
杨素听了他的话却是心中不屑:“败者就应该有败者的样子,如此困兽犹斗,又是为何?”
赵用贤双目泛红,眼角欲裂,犹如择人而噬的猛虎,对几名弟子说道:“立双杆,上通天索!”
↑返回顶部↑